导报记者 杜杨 金乡报道
“现在鲜蒜地头价也就每斤六七角钱。”15日,在金乡县卜集镇,正在抓紧收蒜的村民卢振亚如是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近年来多地扩种大蒜,产量增大造成鲜蒜地头价格低迷;再加上去年剩余数十万吨库存,今年蒜价走低的可能性颇大。
当下蒜价低迷,但卢振亚这样的金乡蒜农并没有转产的想法。经济导报记者在当地走访发现,金乡特有的多种作物套种等方式保证了蒜农收益,目前大蒜核心产区并未出现大范围退种现象,大蒜产出预期稳定。
产出预期稳定,是否能带来价格预期的稳定呢?受访人士认为,“蒜你狠”近几年或难重出江湖。实际上,大起大落的市场没有赢家。过低的蒜价对整个行业都有一定冲击,大蒜价格想要企稳,产业想要走出低迷,其根本还在于拉长产业链、创造丰富而稳定的需求。
“收的大蒜都当做工钱了”
5月15日是个大热天,但卢振亚在蒜地里仍很忙碌,“收完蒜,好套种辣椒。”他说。
除了口粮田,卢振亚一共种了6亩大蒜,每亩能收2000多斤,种植一亩大蒜的毛收入约为1500元。地头价不高,收割成本却不低,“一亩地要800元,这还只割刨出来‘一头’;要是‘三清’则需要1200元。”所谓“割一头”,指的是将大蒜刨出、割掉根须,而“三清”则是将大蒜刨出打包再清理田地。
大蒜种植专家、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物流中心总经理杨国华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虽然今年金乡大蒜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但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万亩左右,达到约720万亩。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6-8月全国大蒜入库量为310万吨,相比2016年增长了120万吨。眼下,金乡大蒜已进入收获季,而去年大幅增加的入库量形成了库存,杨国华估计大约有50万-100万吨干蒜,“受其影响,鲜蒜地头价自然不高。”杨国华表示。
一般而言,田间地头刚刚收获的大蒜被称为“鲜蒜”,收获后经过晾晒会“缩水”30%的重量,这被称为“干蒜”。
卢振亚表示,现在每种植一亩大蒜需要400多元的蒜种(或400斤自留大蒜做蒜种)、600元左右的肥料,还有100元左右的农药、地膜、灌溉等费用,也就是说,刨去人力、土地等因素,每亩大蒜种植成本超过千元。但如上所述,鲜蒜地头价仅仅略高于种植和收割成本,如果再算上土地、人工费用,“这两年种蒜都没挣到钱。”卢振亚坦言。
杨国华说,少数地区还有更夸张的情况,“听说‘三清’之后,收的大蒜都给工人拿走,当做工钱了。”按照鲜蒜目前低迷的地头价,“蒜当工钱”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如上所述,卢振亚高价雇工收蒜,是因为要及时套种辣椒。
根据“国际大蒜贸易网”的数据,2017年5月17日金乡较好鲜蒜的价格为每斤1.40-1.70元,此前一年这个价格达到4元,也就是说,在2017年9月播种前的4个月,蒜价下滑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按照一般逻辑,去年蒜价下滑趋势如此明显,今年蒜农应该纷纷转产才对。然而如上所述,今年金乡大蒜种植面积与往年相差不大、并未发生明显的退种,杨国华认为,“这正与金乡独特的大蒜套种辣椒模式有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