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之一。任何一个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发展,只要与公众改善环境的需求背道而驰,其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窄,最终将难以为继。这是发展中地区进入新常态产生的新规律。
过去不少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许多项目没有经过环评和法定的把关程序就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其中相当一批项目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不仅当地环境付出了极高的生态成本,周边群众的健康安全也遭受到了严重威胁。
当然,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和环保标准的加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会觉得比较难。经济形势不太好,环保的压力又大,确实很难。但是再难也要干,必须要闯过这一关,才能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如果现在不这样做,将来我们也许都没有机会闯这一关了。这是我们这个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不计生态成本、不讲法律规矩的严重污染行为依法果断“叫停”,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微观上对少数严重污染行为实施“急刹”,就是在宏观上对粗放的发展方式进行“点刹”。微观上舍不得“急刹”,势必会积重难返,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灾难性后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整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同志在谈到环保时也曾经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融”的理念和总书记的“两山论”,对于探索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新途径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了解到,临沂市把环保部“约谈”作为临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双促进”的总体思路,他们在对部分严重污染企业果断“叫停”整改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工作措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积极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临沂市为大家奉献一个发展中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同步共赢的优秀案例。临沂,加油!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