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问的是大学精神为何物,大学精神尚存乎。这值得我们的反思。
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但是我们收获是什么?没有杰出人才,没有大师级人物,从高校里走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是普通的实用型人才。我们中真的没有大师吗?我们这个时代就真的没有属于我们的辉煌吗?
肯定不是的。那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正如大多数人都能感觉到的,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在“逼迫”人学习,不谈兴趣,忽略创造性。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的严重就能显示这一点。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建立在作业的数量上?一个调查发现:当孩子回到家,我们中国的家长会问,写完作业了吗?而以色列的家长则问,今天问了老师几个问题。显然我们不关心孩子的思维,没有尊重孩子天生拥有的创造性。忽略即抹杀。当下的大学培养的是缺乏创造与思想自由的人。另一方面,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其选拔人才的功能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种选拔却是一种对人才的遗漏。高考选的是各方面优秀的人,这样的人样样通但是却保证不了样样精,我们的大学难道只生产有知识的平庸小市民吗?大师总是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那么这些有着某方面特殊天赋的人才我们如何选拔?举个例子,世界著名力学科学家曾任上海大学校长的钱伟长当年进入清华大学时历史考了满分,而物理只考了5分,英语考了0分。面对这样的学生,当年的清华看到是他一方面的杰出潜力,接受了他。钱伟长在清华的培养下终成一代大师,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试想,当时的大学只看总成绩,那么有多少钱伟长一样的人才会被漏选呢?离开高尚学术氛围的他们或许游荡在社会,默默终其一生。但现在,看现在的教育,大概不用试想了。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实用主义盛行。现代人们更看重的是金钱、地位和荣誉。人人都在忙碌着,社会风气呈现出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真正的思考,世界太丰富了,太炫目了。不能静心思考,怎能有心灵的深度?我们的时代还没有大师的出现是因为我们不在崇尚学术知识了,几乎一切都以金钱为导向。让我们回头看看民国时期的大人物是何样的风骨,陈独秀在他的晚年十分的穷困,以一点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因为他的名望,主动资助他的人不计其数,而他却拒收任何人的善款。现在呢?惟金钱利益是从,一些所谓的名人名家只要在利益面前就不顾什么人格什么尊严了。学术造假层出不穷,正是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结果。他们不尊重学术的高尚,注定成不了大师。
蔡元培提出的北大的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包并。这反映着对人才的包容和珍惜,只要你有学问,无论你是不是全才,都有资格站上北大的讲台。那时是崇尚学术,崇尚知识的。
现在的大学千篇一律,不再创新地挖掘人才,而朱清时的南方科技大学迟迟得不到教育部的批准,大概因为有特色,敢改革所以不适用吧?而我们却期待更多的南方科大这样的高校的出现。期待人才,而不是所谓的全才。 期待思想之自由,学术之高尚。(作者 山东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