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罗庄区积极行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为农民丰收提供坚实保障。
清晨罗庄街道小山后村的玉米地里,早已是机器轰鸣,履带式收割机正将饱满的玉米穗收入机舱。罗庄区民富农机合作社理事上官相锋表示,以往轮式收割机没法在泥泞地块作业,针对今年雨水天气,提前准备了履带式收割机,利用停雨间隙,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作业。
在位于南环路的中国农资临沂服务中心烘干车间里,四台大型烘干机正昼夜不停地运转。合作社理事长李永强介绍,今年,他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早在半个月前就把机器检修完毕,目前,合作社烘干机每天的烘干量可以达到320吨,这几天,合作社加班加点,确保周边农户和种粮大户的玉米收获后能够及时烘干,颗粒归仓。
“三秋”工作启动以来,罗庄区把“收好粮、储好粮、备好种”作为核心任务,及时制定下发技术指导意见,抽调科级干部,组成8个包街镇工作组,全程跟进指导秋收工作。组建41人农技服务队深入一线,累计发布病虫情报2期,推广玉米防霉、小麦抗湿播种等技术方案。
“我们积极协调液化天然气公司,以优惠价格保障烘干设备供气,每天可为合作社降低成本3000多元”,罗庄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121台套、烘干设备4台,累计烘干玉米2640余吨。全区秋季粮油作物收获已接近八成。
下一步,罗庄区将继续紧盯秋收进度与秋种节点,持续优化保障措施,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为全年农业丰收与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