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涛 通讯员 李潇宴 崔如坤)日前,郓城县潘渡镇河东新村广场上掌声阵阵、笑语盈盈,一场“头雁话新风”颁奖仪式暨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展演活动在此举行。郓城县委相关负责人与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共话文明新风。
活动伊始,“头雁话新风”表彰环节率先拉开帷幕。现场对展评活动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27名基层优秀党组织书记进行颁奖。西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淑娅捧着烫金证书,激动地说:“这个荣誉属于全村老百姓!我们要继续当好‘领头雁’,让文明新风吹遍家乡的每个角落!”
随后的“话新风”交流环节,5位基层优秀党组织书记代表轮番登台,用乡音讲实事、晒妙招。“村里红白事定了统一标准,一户下来能省两三万元!”“环境整治、孝老爱亲能攒积分换生活用品,大伙积极性高着呢!”“社区设了‘孝老爱亲基金’,困难老人有了保障”……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基层经验,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彩礼可别攀比,人品才是宝!”文艺展演环节,山东琴书《美女择婿》一开场就抓住观众目光。山东坠子《劝舅》以诙谐腔调,演绎摒弃大操大办的道理;农民歌手唱响乡村风貌,戏曲联唱《穆桂英挂帅》等经典选段更让戏迷过足瘾。节目既存传统韵味,又添时代内涵,让群众在欢笑中受教育。
“这样的活动真好!既看了节目,又学了道理。”河东新村村民李朝兰说,“现在村里邻里和睦,日子越来越舒心!”
“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郓城县委副书记徐龙杰表示,这项工作既要靠“头雁”领路,也要靠文化浸润,更要靠群众参与。此次活动就是要让新风从“文件要求”走进“群众心里”,从“口号倡导”变成“行动自觉”。
郓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考勇介绍,此次活动瞄准国庆中秋婚嫁高峰,以“头雁讲述+文艺展演+典型表彰”的形式推动新风落地。下一步,郓城县将持续推行“三治融合”,做好“移风易俗+”文章,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剧目演大道理,持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据悉,今年以来,郓城县已开展移风易俗培训会100余场、“新风入户”行动150余次,挖掘文明带头人900余名、培育文明家庭1000余户;小戏小剧展演到年底将完成200余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