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惠民讯(通讯员邱晓冉报道)近年来,惠民县皂户李镇文化书院“跳”出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将全民阅读贯穿工作和服务始终,从文化传承、能力提升、治理赋能三方面构建“阅读+”服务体系,将文化书院打造成助力乡村发展的多功能平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深耕乡土文化传承,以阅读筑牢精神“根与魂”。文化书院推动全民阅读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乡土阅读角”,陈列传统农具、手工艺品30余件,配套摆放地方史志、“非遗”书籍40余册,让阅读场景更具乡土气息。依托“乡土人才服务库”,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剪纸、泥塑教学;同步举办“民俗故事读书会”,让群众在深入了解本土传说中感受文化魅力。每月开展“乡土文化阅读日”活动,志愿者带领群众诵读地方文化篇目,以阅读为载体,推动传统技艺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参与”,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
聚焦群众能力提升,以阅读打造发展“人才库”。文化书院将全民阅读融入精准化技能培训,针对农业生产需求,设立“农技阅读区”,摆放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书籍150余册,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培训,累计解决农户生产难题50余个。针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开设电商、家政培训课程,开展“职业技能主题阅读”活动,推荐就业指导、行业知识类书籍,目前已有20余人通过“阅读+实训”掌握技能实现灵活就业。针对基层干部能力提升,举办“政策阅读分享会”,通过共读政策文件、交流学习心得,切实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
赋能乡村基层治理,以阅读搭建共治“连心桥”。文化书院将全民阅读深度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每次“村民议事会”举办之前,工作人员组织群众共读乡村治理政策、优秀村规民约案例,推动解决道路修缮、文化场地扩建等民生问题7个。举办“家风家训读书会”,30余位先进典型通过分享家风故事、共读家训书籍,传递正能量,倡树新风尚。组建“阅读调解小分队”,化解邻里纠纷时,通过组织群众共读和谐邻里文章、分享家庭和睦案例,用文化浸润的方式化解基层矛盾,维护乡村和谐稳定,让文化书院成为乡村治理的“柔性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