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幸福在家门口生长

2025-07-16 15:55:3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苏瑞玲

  “现在我在村里的服装厂做些简单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近日,莘县朝城镇邵庄村村民孙凤兰笑着说。

  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邵庄村党支部创新探索闲置资源盘活路径:通过村集体统一收购的方式,集中整合16处共计5亩闲散宅基地,在完成所有权与资格权集体化变更后,以每年5万元的价格出租给企业,用于“共富工坊”建设。“我们收购了本村及周边村庄的部分闲置宅基地,改建为代加工厂房,出租给企业。”该村党支部书记邵景喜介绍,目前全村已建成12个代加工点,“主厂区+分散式加工作坊”的生产格局逐步成型,既让“沉睡”的宅基地资源“活”了起来,又让闲置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收入的“双提升”。

  邵景喜口中的企业,是山东强亿服饰有限公司。作为坦博尔、波司登、高梵等知名品牌的代加工合作方,该公司专注于羽绒服、防寒棉服、冲锋衣等服装生产,目前年产防寒服达100万套,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年利润260万元。依托“主厂区+分散式加工作坊”模式,企业不仅吸纳了200余人在厂区稳定务工,更辐射带动300名村民在代加工点就业,员工月平均工资达4000多元,真正让“在家门口挣钱”从愿景变成现实。

  “以前我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如今在强亿服饰做缝纫工的种秀杰感慨道,“现在一个月能挣4000元,不比外面少,还能天天陪着孩子,日子踏实多了。”该公司负责人白和义介绍,企业生产岗位均设计为简单易操作类型,精准匹配村民就业需求与能力水平,重点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二期科研基地项目投用后可新增30个就业岗位。

  邵庄村的成功实践正不断释放辐射效应。朝城镇党委副书记孙正威表示,目前这一模式已带动江庄村2处预制菜加工、陈庄村盛盈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鸡肉调理品加工等3处“共富工坊”落地,累计吸纳8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助力陈庄、江庄村集体年收入均增加20万元。

  在推动增收的同时,暖心服务也同步跟进。朝城镇优先为生活困难家庭和残疾人设立专属岗位,已帮助20余人实现就业;镇党委统筹资源成立党员志愿讲师团,为女职工开设特色巾帼课程;寒暑假期间设立的“爱心托管驿站”,更成了职工子女的温馨港湾。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泰安:畅通民意“直通车” 架起群众“连心桥”
 
0
 
 
 
 
推荐资讯
花椒种植 绿山富民
花椒种植 绿山富民
即墨段泊岚镇:一嗓乡音醉人,百年柳腔入魂
即墨段泊岚镇:一嗓乡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