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菁钰
近年来,作为肥城市首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不断探索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
在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老人或在康复区借助先进器械锻炼,或在休闲区惬意聊天。“我在这里住得踏实,有医护照看,生活舒心,孩子们也都放心。”正在喝茶聊天的张先生笑着说。他的话语折射出了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的用心经营。
2022年,省民政厅授予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全省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及“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殊荣,这是对该中心服务品质与运营模式的高度认可。2023年,该中心顺利升规纳统,实现肥城市社会工作服务业零的突破。
医养结合,是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的核心亮点,为养老服务增添了温度。该中心投入2600余万元,引入国际先进的医疗康复器械,包括各类康复训练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全方位护航老人健康。“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人小病不出院、大病有预警。”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副院长刘晓文介绍,“为此,我们配备了30名专业医护人员日夜轮转,不间断巡诊,确保能第一时间处理老人的身体突发状况。”
从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到一应俱全的休闲娱乐设施,该中心高标准打造的硬件设施满足了老人“有病医疗、无病疗养”的双重需求。此外,该中心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消防平台,实现全链条智能物联监管,让老人住得安心、舒心。
连锁运营拓宽了服务宽度。“我们以1家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基地,辐射连锁托管运营4家敬老院,全面提升照护服务能力,收住了118名特困人员、5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满足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愿进全进’的服务需求。”刘晓文说。
同时,按照“1+7+N”创新发展路径,该中心以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大本营”,辐射带动7家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并在村居(社区)布局“N”家复合式养老服务设施,形成集聚效应。“依托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方便我们就近、便捷地响应老人需求,让他们不离开乡土环境、不失去亲情陪伴、不改变生活方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刘晓文介绍。
多元服务为养老产业拓展了广度。该中心连续4年承接肥城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服务改革项目,招聘的76名服务人员借助“桃仙子照护”微信小程序,为1000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助洁、助餐、助医等8大类16小项居家上门服务,每月服务频次高达1.5万余次。
作为泰安市首批职工长期护理险和居民长护险定点机构,该中心组建21人专业团队,上门为失能参保人员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截至目前,机构护理服务达297人次、居家上门医疗护理服务达383人次。2020年,该中心创新开展特困人员“无陪护住院”,已累计服务600余人。
2022年,该中心成为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低收费集中托养机构,旗下肥城桃都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专长,已累计为1万余名老人提供专业自理能力鉴定,为精准养老筑牢根基。
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肥城市山医康养中心正砥砺前行,书写着新时代养老事业的新篇章。“我们将持续深耕,不断优化提升各项服务,致力于打响‘山医康养’养老服务品牌,为肥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老人畅享幸福晚年。”刘晓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