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卢立平 袁浩
春日的东港区日照街道大石桥村绿意盎然,小街小巷笔直通达,东港区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日照农民画绣研发工作室就隐于其中。
“嗤啦”一声,一幅看起来好端端的农民画绣产品,在双手果断的撕扯下应声裂为两半,被丢弃到专门的残次品收纳台上。
“心疼归心疼,但绝不能让残次品流入市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砸了日照农民画绣产业的牌子。”在“90后”姑娘赵洁的印象中,无论是默默笔耕于画室的老一辈农民画艺人,还是将农民画变成农民画绣的父辈拓荒者,都把信誉看得格外重。
涉足农民画和农民画绣,赵洁是受父亲赵家乐影响。赵家乐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织绣系,受过专业的国画训练,是日照农民画的传承者之一。虽然毕业后进入了企业从事刺绣设计、外贸经营,但无论多么忙,他从来没有撂下画笔。
赵洁经常看见父亲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对着一幅作品一研究就是好半天。儿时的赵洁还不知道农民画是什么,只是好奇地站在画台前,看着父亲挥毫泼墨,鲜亮的颜色、灵动的线条、饱满的画面,深深地撩动了深藏于大脑皮层之中的敏感神经。“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在心中种下了学日照农民画的艺术种子。”
日照农民画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照市也是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三大农民画乡之一,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齐名。“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正是日照农民画的特点。
然而,这样一项宝贵的传统艺术,却一度陷入窘境———一件鉴赏价值十足的作品只能挂在文化馆中展出,创作者却不能凭艺术养活自己。“辛辛苦苦三四天画一幅画,卖的钱还抵不上在工地上搬一天砖。”他们当中,不少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多年来的艺术追求,投笔从商、从工。
日照农民画的出路在哪?
农民画绣的产生,让这项传统艺术迎来了新的曙光。2009年,专业学过刺绣的赵家乐别出心裁,尝试把日照农民画与鲁绣技艺、机绣技术有机结合,绣到桌布、靠枕、杯垫、丝巾等日用生活消费品上,让高雅艺术融入百姓生活。
这条路一开始走得并不顺畅。从激光照排到上机调试,十多道工序需要一项一项地摸索、攻关。光是将农民画样上机,就花了半年的功夫,做调试用掉布匹30多匹。为解决机绣线条走偏问题,赵家乐多次到南方取经,到大型刺绣厂当学徒。“布是有弹力的,如果勾线的过程出现拉力失准,但凡有一点错位,就可能把鼻子绣到耳朵的位置上去。”
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2010年4月,第一批产品成功下线。与传统的书画不同,被绣到布料上的日照农民画不再是易碎品。绣有日照风土人情的抱枕、台布、杯垫、手机袋等一件件产品,融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备受消费者青睐。
搭乘刺绣这一载体,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日照农民画绣,不仅走出了展厅,还闯出了国门,成为外事礼品,先后在美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等地举办展览。
不仅如此,东港区锦丽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农民画绣还带动日照农民画创作、后期产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带动当地100多人创业致富。
今年,该公司筹划搬迁厂房,采购更加先进智能的生产设备,扩大农民画绣生产规模。新设备启用后,不但会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还能减少损耗,提高产量,届时农民画绣的年产值可达到5千万元。
如今,赵家乐逐渐将公司的业务交给了女儿赵洁,自己重归画室,潜心钻研焦墨画创作,在另一个绘画领域,找寻到日照农民画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笔下,那一株株大树枯木逢春,枝繁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