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深秋农忙时节。记者来到菏泽高新区万福街道付堂行政村,田间一个个蔬菜大棚随处可见。在一处名为“绿色庄园”的园区内,59个冬暖日光大棚鳞次栉比,工人们正忙着在大棚内育苗、栽种。
记者走进刘紧雨夫妻二人承包的一个育苗棚里看到,一排排绿油油的黄瓜苗、南瓜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手拿刀片,把切过的黄瓜接穗插入南瓜苗的切口里,然后埋入育苗盘,嫁接工作就算完成了。
在这里打工的朱凤菊老人已经年过六十,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让她成为一位嫁接能手。别看她年龄大,还带着老花镜,干起活来十分投入,动作娴熟,丝毫不输年轻人。
“嫁接是个技术活,切口处理以及嫁接技术的熟练度、嫁接后管理等,都可以影响幼苗的成活率。俺夫妻俩因为培育的幼苗长势好、成活率高,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说起承包大棚育苗的初衷,刘紧雨说,起初他和妻子以技术员的身份到外地给别人打工,还曾出国去过俄罗斯。随着年龄增长,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就返乡承包了六个大棚进行经营。
“这个棚里的苗,今天必须嫁接完,下午还得和大家伙一块去临沂挣钱。”刘紧雨笑着说,幼苗嫁接好以后,需要在棚里养育二十多天。大家伙不肯闲着,凭借着嫁接这一技之长再去外地打工挣钱,一天能挣300多元。
随后,记者又走进几个大棚内看到,白菜、芹菜等多种果蔬作物幼苗已经栽种完毕,工人们正拿着工具忙着除草,俨然一幅优美的田园诗画。
“这个绿色庄园是当地发展优质生态农业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种植了辣椒、西红柿、黄瓜、白菜等蔬菜品种。”绿色庄园负责人张鹏介绍,这里的59个高标准冬暖日光大棚,既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增收问题,又带动了周边乡村绿色蔬菜产业的发展。
张鹏,今年30岁,是个年轻有为的小伙。他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西餐厅连锁店的很多食材都是统一配送,唯独生菜是商家到市场上购买。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回去后承包了绿色庄园,将十多个大棚租给了当地村民经营,剩余的大棚自己全部种植生菜。同时,他通过跑市场,一方面和西餐厅联系,另一方面找到合作的商贸公司。经过努力,他闯出了一条专为西餐厅配送生菜的营生之路。
“为了保证一年四季有生菜,我们通过控制大棚温度实现冬暖夏凉,促进生菜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张鹏说,当天采摘生菜后,放在冷库里保鲜,下午开始装车,连夜送到各个西餐厅,这样可以保证蔬菜的新鲜。
现如今,该村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并通过分包大棚、从事劳务和保底分红三种模式,使村民大胆参与、放心种植,使其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门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文/图 记者王 燕通讯员孙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