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东方
10月25日下午,在开发区北城街道付庄村东南的农田里,秋种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旋耕机将土块打碎,播种机紧跟着将麦种播入土壤。
记者和现场劳作的群众攀谈,了解到这几台农机并非农民群众自己联系的,而是街道协调安排的。为抢抓时机,加快秋种进度,北城街道统一协调50台农用机械,根据不同地块情况科学布局,帮助农民尽快完成秋种。同时,该街道为农机手提供相应补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北城街道加强资金监管,保证用好专项资金,为农民提供免费及时的土地深松服务,保证了秋种进度和效果,获得群众好评。
付庄村村民宋文秀家中有11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地。她告诉记者,以前“三秋”生产时,大家都抢收抢种,经常出现土地等机械的情况,有时打七八个电话也联系不来机械。今年,在街道、村两级协调下,还没等宋文秀主动联系,就有农机手主动靠上服务,她家的农田已于24日完成播种。
进村服务的农机为北城街道的秋种提供了“硬核”支撑,深入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指导则为秋种提供了软件保障。当日,北城街道农办主任李吉洲驱车穿行在田野间,每到一处秋种现场,他都会去了解秋种情况,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之前的经验,咱们附近的农田播种时,每亩只需要十三四公斤麦种。今年由于秋种较晚,为保证小麦发芽率,根据专家测算,每亩要播17.5公斤左右。”看到一位村民担心浪费,往播种机里倾倒的麦种不够,李吉洲向他解释道。
“今年的土壤湿度大,一定要注意播种深度不能太深。尤其要注意低洼地。不然容易出苗慢,甚至烂种。”临行前,李吉洲特地叮嘱农机手。看到有的地块接近作业完毕,他还会帮助协调进行下一步作业的农机手。一整个下午,李吉洲的手机通话不断,他直至天黑才踏上归程。“明天继续去南边农田转转。遇到啥问题也能及时协调,尽快完成秋种,帮群众守好‘粮袋子’!”李吉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