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旭)7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第3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一丁,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侯宪江分别介绍了我市提升老年和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家养老将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市民政局着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在街道办事处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年底前基本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全面提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全年计划建设58处,目前,已建设完成4处,投入使用2处,正在建设27处,其余25处将与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协调配合、统筹推进。对未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小区,我市采取小区单独配建、多个小区统筹配建、统筹依托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等形式解决,今年年底前,以“15分钟生活圈”为标志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80%以上,2022年6月底前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努力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今年5月,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市财政投入100万元在东昌府区、临清市、开发区、高新区4个县市区城区范围内开展试点。其中,开发区将引入青岛中康颐养品牌,打造“十助一树两维护”聊城新型养老模式,树立鲁西区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杆。
此外,我市还将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工作,以满足我市残疾人提升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我市依托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就近为辖区内残疾人提供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志愿助残等于一体的常态化、综合性服务。目前,“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项目的3个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大胡社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已于4月11日投入运营,实现了集餐饮、午休、康复、娱乐及创业辅导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