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寿光市三元朱村三代菜农的传承故事

2019-10-21 13:19:56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寿光是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每年有将近55亿公斤的蔬菜,运往全国20多个省份的300多个城市。近日,记者走进寿光市三元朱村,了解到三代菜农的传承故事,他们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共筑梦想,为实现富裕和共同富裕的梦想接力奋斗,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第一代菜农,敢想敢干,为中国亿万农民开辟科技致富新道路。1989年,第一代菜农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17名党员干部,历艰辛、冒风险,一举试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棚均收入27000元,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大半个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解决了中国北部地区冬天吃菜问题,促进了农民的经济增收,为中国亿万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道路。

  寿光市第二代菜农,无私传播技术,共同富裕的情怀鼓舞人心。据悉,寿光市三元朱村常年在外实地传艺的技术指导人员超过8000人,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村里筹建了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和山东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日前,记者联系到正在新疆喀什做蔬菜技术员的王聪的父亲王万章,作为村里的第二代菜农,他正在积极指导当地的菜农育苗种植秋菜。“一地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王万章不仅把技术传给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他还在全国十多个地区传播蔬菜技术。

  寿光第三代菜农更重视科技,更加实干。记者在三元朱村见到了王聪。今年27岁的王聪目前是村里年龄最小的农民,属于村里的第三代菜农。和3年前刚返乡时相比,他对于种植大棚有了新的想法和更加娴熟的技术,他说,种植蔬菜大棚最重要的是“用心”。种菜是门手艺,虽然雇人干活省心、省力,但他总是亲力亲为,不断探索蔬菜种植技术,创新销售方式,把自己的蔬菜大棚整理得井井有条。蔬菜大棚有多少棵蔬菜,每天能产多少斤,什么时间如何管理,心里非常有数。

  王聪告诉记者,作为在三元朱村长大的孩子,他见证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只要踏实肯干,在农村将大有作为。现在,三元朱村的年轻人比上一辈更加注重新技术、新技能,也更加能吃苦。现在有的年轻人通过先进技术在夏天也能种菜,一年四季都不闲着。为了学习新的种植模式和技术,他还专门搜罗网上的学习平台,加入关于蔬菜技术的微信群,听技术员和专家上课,了解最新的技术。王聪对记者说,有段时间村里安装水肥一体化,但成本太高,他三个棚安装起来十几万元,还不算后期维护费用,他跟一个叔叔经过摸索,用一个喷灌带供一排黄瓜,实现水肥均衡,试验效果比较好。作为新型农民,他还尝试电商销售黄瓜,在2018年春节的时候,他的1000多斤黄瓜通过快递发到青岛,广受好评。

  目前他大棚里黄瓜每天产量1000多斤。采摘好的黄瓜不用出村就能卖掉,拉到村头的市场过磅称重,再由专门的装箱人员将村民们采摘的黄瓜统一装箱。由于蔬菜种植得好,他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户。王聪大学毕业在城市里呆了两年后,决定回家创业,目前已经成为村里种菜的“好把式”。王聪说他的四个蔬菜大棚目前的纯收入一年在15-20万元。如今王聪有着更大的目标,他打算将自己的蔬菜大棚翻新,让大棚种植更加智能化,科技化,把农民这一职业做得更专业。

  “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回到农村、留在农村、建设农村,他们给村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和希望。”王乐义说。寿光现在的日光温室大棚已经改进到第七代,引进种植的名优新品种有数百个。不管任何时候改进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三元朱村的菜农都是争着搞试验,村集体也会给予支持帮助,分担化解风险。

  一直以来,寿光菜农在种植蔬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如今在寿光,回乡种菜的年轻人逐渐增多,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回家跟父母一起种植大棚蔬菜。“棚二代”“棚三代”返乡建棚创业,带动了村里蔬菜产业的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高唐三十里铺镇扎实做好“扶贫日”宣传走访系列活动
下一篇:广饶大王镇全面启动“党员夜读”
 
0
 
 
 
 
推荐资讯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甜蜜事业”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正在火热布置中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上市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
“一勺米”聚“百家情”
“一勺米”聚“百家情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