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资产10余亿元;2018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53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9736元;拥有营业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家居建材综合市场;是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在山东省设立的唯一联系点……近年来,即墨区环秀街道王家庄村通过党建引领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
发展为要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上个世纪90年代,王家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相继办起了铆焊、印花、黄酒、木器和预制件等企业,引进了韩国、意大利等外资企业。几年间,入驻200多家内外资企业,王家庄村一跃成为即墨经济强村。
2005年,在经历了市场竞争和金融危机后,王家庄村引进的企业有的效益下滑,有的退出了市场。王家庄村面临发展转型。此时,王家庄村党总支瞄准了第三产业。长江二路开通后,村庄先后引进了10余个家居项目,打造了近30万平方米的家居建材商贸一条街。目前,这条街上经营国内外400多个家居品牌,成为了青岛市面积最大的特色家居建材市场。
近40年来,王家庄村由农业到工业,由工业到商业,由商业到精品商业,在党建引领下迈过了一道道坎儿,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老百姓也越来越富裕。王家庄村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文明村庄”“山东省首批创建创业型社区”“青岛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民生为本发展成果村民共享
王家庄村坚持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每年支出90万元发放补贴村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助等;为村民每人每年发放40斤大米、4袋面粉、10斤油;村集体出资为村民办理大病医疗保险;每年给年满45周岁的村民缴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650—72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费;建立村级救助制度,定期救助贫困户……
王家庄村致富的同时,还积极响应号召,对后进村展开帮扶行动。该村先后出资100余万元帮助田横镇韩家屯村建设了健身广场,通滨海大道的便民路,面积达40余亩的海珍品养殖场。此外,王家庄村还为环秀街道西柞村修建了近2000米长的便民路。近10年来,王家庄村先后捐赠了400万用于扶贫救灾、捐资助学等活动。
严格组织生活架起党群连心桥
王家庄村有位患有精神抑郁症的村民,村党总支书记周连军了解情况后和村主任王崇海商量决策,召开“两委班子”会议。由村委立即为村民联系了就诊医院,安排了专人专车将他送到莱阳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村庄还主动为他申办了低保手续后,转回即墨当地专科医院进行长期住院治疗。近10年来,这位村民的住院费、生活费一直由村集体承担。
王家庄村划分为6个网格,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主要负责区域内的党建、综治、卫生等工作。网格化管理是村民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党员网格员及时收集、反馈村民的意见建议,主动介入,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同时,王家庄村党支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从细微处严格规范党组织生活,使每位党员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中。王家庄村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常年与村里的困难户、残疾户、孤老户保持联系,全方位提供帮助。
充分讲究民主村庄决策村民定
2016年,一个商业项目落户王家庄村。当时,村庄关于租赁费多少的问题几经争论。王家庄村民主议政会上形成了一个统一意见“不低于每年80万就行”,给村“两委”干部谈判立好了红线。村干部在这个基数上去积极争取,最终以每年130万高价签订了协议,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满意。
近年来,王家庄村实施阳光村务,设立民主议事厅。对于涉及集体管理决策类事项,严格按照“六议两审四公开”程序进行。村庄所有的集体管理决策事项,都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表决,对合理的意见及时吸纳,真正使决策体现群众意愿。每月10日,村庄还集中开展村务公开、民主议政、干部下访和基层调解,收集村民意见,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为了给群众办事提供更多更大的便利,王家庄村把几年前在全市率先建立的“阳光便民服务大厅”进一步规范化、细致化。专门印制的《便民服务卡》,王家庄村两委成员和大厅服务人员联系电话全部公开,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如今,党总支和村委会成员一律实行在岗坐班制度,全年不休息,全身心为群众办事。
“中国梦让国家强盛,村庄梦让村民幸福”,王家庄村办公楼门厅上16个醒目的大字昭示着王家庄人在党的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号角声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努力方向,把产业兴旺作为振兴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拼搏向前,努力提升发展质量,逐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记者 高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