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阴雨天气,让秋粮收获腾茬变得困难,也使得小麦适期播种受到了影响。当前,德州冬小麦播种正逐步展开,各地积极行动,紧抓秋播秋种关键期,有序开展整地散墒、适时抢种、增密补晚、科学选种等良技良法应用,为来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今年,武城县的秋种工作较常年推迟20天左右。武城县依托农机协作加农技指导,全力保障冬小麦适期适墒播种。在广运街道曲庄村的农田里,牵引式加肥车与施肥机紧密配合,高效地将复合肥与有机肥均匀撒向田地,为小麦播种做足准备。针对雨水造成的肥力流失,高级农艺师李敏建议农户,底肥一亩地施用3~4立方米有机肥,或者商品有机肥50~80公斤,复合肥一亩地100斤左右,同时再增施20斤磷酸二铵。李敏还强调,晚播小麦的管理关键在于“以密补晚、适墒浅播”,播深维持在3厘米左右即可。李家户镇种粮大户赵丙振在完成深松作业后不久,又驾驶大马力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土地深翻,通过适当晾墒,为小麦播种创造条件。该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红岗介绍,墒要散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状态,当然,适墒播种不是一直等,地块不同情况不同,有些墒情较好的还要及时抢种。
近日,陵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青岭到郑家寨镇东付村村民付风成的地里查看土壤墒情,并进行秋种专业指导。“温度降低适当增大播种量就行,10月底亩播种量35斤左右,11月份亩播种量不超过45斤,否则太密了苗就弱,影响产量。”刘青岭表示。村民们围在地头你一言我一语,进一步询问播种深度、施肥技巧等问题,刘青岭一一耐心解答。目前,陵城区农业农村局由26名科级干部、高级农艺师组成13个指导组,已经下沉一线,帮包乡镇三秋生产工作。
乐陵市利用晴好天气,掀起翻耕播种热潮。在寨头堡乡的秋种现场,旋耕机、施肥机、播种机等各类农机交替作业,来回奔波。农技专家穿梭其中,为农户们细致讲解秋种关键要点。除了播期、播量与施肥,乐陵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赵燕还着重介绍了良种良法配套的重要性:针对秸秆还田地块,建议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助力秸秆腐熟,播种前必须做好种子包衣处理,提前预防茎基腐病、纹枯病等苗期常见病害的发生。
在晚播小麦良种的选择上,德州市发布关键技术明白纸提醒,超过适宜播期后,在保证安全越冬前提下,要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耐湿能力强、抗低温冻害强的中多穗型品种,如济麦22、德麦008、太麦198、鲁研951、良星89、山农40、轮选49、中麦578等。(大众日报记者 徐付彪 通讯员 李淑冉 李月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