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玩转“数据魔方”,重塑城市未来。
从智能监控的养殖棚到高效运转的自动化产线,再到便捷贴心的数字服务,见证着菏泽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的持续努力。
“通过这个平台,每一栋鸭棚的温度、湿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负压值都能实时监测,一旦数据出现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提醒。”在东明县益客智能生态养殖基地的监控室里,负责人石义义正对着眼前的未来牧场监控平台,向记者展示基地的数字化管理“秘诀”,语气中满是自豪。
这里的三层立体笼养鸭舍,从顶层到底层,全部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温度自动调节,喂料、供水精准定时配送,就连清粪也有专用装置自动完成——全程数字化管控不仅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率,也显著降低了人力和物料成本。
“数字化管控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把外界干扰降到最低。”石义义说,封闭的养殖环境加上数字化调控,外界病菌很难进入鸭舍,传染病防控有了硬保障;且系统投喂特别均匀,每只鸭每天能少用15克饲料,长期算下来是笔不小的节省。更关键的是,基地用密闭式自动出粪系统把粪便统一收集,粪水再通过三级沉淀池加黑膜氧化塘生物发酵处理,全程不外漏、不污染,真正做到了“养殖零排污”。
石义义说:“以前传统鸭棚,一亩地最多养2000多只鸭子。而这里的自动化多层立体鸭舍,单棚就能养2万多只,而且一年能多养一个批次,综合效益提升3倍。这一数字化肉鸭养殖全链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如果说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让传统养殖焕发新生,那么工业领域的“智改数转”则让高端装备制造业跑出了“加速度”。在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沃控股”)的全智能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各类发动机原材料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快速定位、精准入库,整个流程无需人工干预。公司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叶良兵介绍:“这套自动化仓储系统极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康沃控股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柴油、天然气及甲醇发动机、发电机组、新能源电站和动力总成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对“智改数转”浪潮,企业重点打造数字化车间,引入多条数字化智能生产线、高精度加工检测系统、数字化仓储系统以及智能AGV物流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了从生产、组装、测试到发货、仓储的全流程智能化运作。目前,生产自动化率已超过75%。
此外,该公司还全面部署了ERP、MES、CRM、PLM等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打通内部各项运营数据链,使生产与管理过程实现透明化、可视化。在产品端,依托强大的云智平台,客户可在线完成验厂、下单、生产进度跟踪、售后反馈、远程设备管理乃至估价回收等一系列操作,真正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凭借这些扎实的数字化转型成效,康沃控股不仅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还接连获评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和智能工厂认证。
每位市民也从数字菏泽建设中受益。“过去开车出门,最头疼的是找停车位,常绕好几圈都找不到;现在用手机App能实时看泊位信息,一键导航到空闲车位,太方便了。”正在使用菏泽智慧停车App的车主李先生说。
菏泽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建立了城市停车资源电子数据库。用户通过App、小程序等即可实时查询停车泊位信息,实现一键导航、无感支付、反向寻车、先离场后付费等服务。
据菏泽智泊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保权介绍,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车辆超4000余万车次,驾驶人平均寻位时间缩短64%,泊位周转率提升47%。
“大数据与数字化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已深度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成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优化民生服务的重要支撑。”菏泽市大数据局办公室主任崔露说,数字菏泽建设是一场深刻变革,它正重塑这座城市的产业形态、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赋能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菏泽正朝着数字强市的目标稳步迈进,努力让数字化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