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琪通讯员侯文慧报道)“这台高端摩擦焊机顺利通关,还减免了161万元税款,海关的政策支持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近日,在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项目负责人看着正在运行的新设备介绍道:“这台用于发动机活塞精密加工的高端设备,正是在海关精准指导下,享受国家鼓励类项目减免税政策顺利引进。”
渤海活塞是我国活塞加工龙头企业,专注活塞产品研发与生产已近70年,产品种类达1000多个,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全面生产各种汽车、船舶、工程等动力机械用活塞的专业化企业。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进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内燃机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企业亟需向高端化、精密化生产转型。去年,企业启动了“高端大功率活塞智造项目”,计划引进一台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密加工设备,提升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
然而,在办理减免税项目确认时,因项目指标与国家鼓励类条目对应关系不明确,企业一度陷入困境。“这类高端项目参数复杂,相关政策条目表述专业,我们反复比对仍吃不准,项目关键设备进口在即,特别担心错过政策红利。”企业项目负责人张春旺坦言。
了解企业难题后,滨州海关立即启动“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企调研送策,通过税款担保方式先行完成设备进口。关税业务骨干主动对接,梳理项目核心技术参数与条目要求的匹配点,同时联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全国内燃机标准化委员会等多方机构,调取同类设备进口案例、行业技术标准等资料,开展跨部门会商研判,经过多轮专项论证,最终明确该项目符合“高性能关键铸件、锻件”条目。最终,该项目项下进口摩擦焊机减免税款161万元。
据介绍,该设备投产后将大幅提升锻钢活塞质量,焊接效率提升3倍以上,助力企业在大功率内燃机配件市场抢占先机。
据统计,今年以来,滨州海关已为辖区内3家制造业企业办理减免税业务,审批货值1.5亿元,共计减免税款809万元,涵盖汽车零部件、纺织业、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为更好服务辖区项目建设,滨州海关与市发改委、商务局等建立协作机制,提前掌握项目信息,持续深化“政策找人”服务机制,确保应享尽享,让更多企业熟悉政策、用好政策,以精准高效的监管服务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