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薛良诚
通讯员 李慧颖 刘佳蕊 报道
本报聊城讯 前不久,聊城莱柯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一种基于个性化推荐系统的负样本采样方法”、山东冠芝药业有限公司“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灵芝加工调控系统”先后获得专利授权,帮助企业从创新源头上筑牢现代产业体系根基。
高价值专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近年来,聊城市坚持“聚焦产业、面向企业、服务大局”的基本定位,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积极构建高价值专利池生态圈,有效降低专利许可交易和技术推广成本,一大批高价值专利加速落地,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了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其中,聊城市积极协调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山东鲁开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方联动,创新专利定向推送、人才定向培养、专利定向研发新模式,建设“专利+”区域定向转化链,并结合县域产业、企业实际,形成定制化“专利菜单”,向相关企业进行定向推送。截至目前,累计推送有效发明专利452件。
专利导航是助力企业优化专利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组织高校院所开展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围绕产业和产业链挖掘和布局高价值专利技术,支持具有转化运用前景的技术快速获权,成功培育了一批高价值专利或组合,进一步夯实专利产业化基础。
同时,强力赋能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通过对全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进行核算,建立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编制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打造专利密集型产业矩阵,并充分发挥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作用,支持经营主体联合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作实施专利导航项目,全景分析全市7大产业,建成专利池动态导航系统。
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地方特色应用为载体,依托聊城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海外工作站,归集专利、产业数据,实现全类别知识产权数据检索,覆盖全市产业集群的全部细分领域,帮助企业积极布局海外知识产权,发布产业预警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高价值专利挖掘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