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聊城:推动地方立法工作创新提效

2025-03-12 08:12:3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薛良诚 胡磊

  本报通讯员 陈之海 杜蕾 朱睿雯

  多年来,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将地方立法工作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紧密结合实际,守正创新,有力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不断拓宽社情民意征集渠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了解立法需求的窗口,更是立法直通车、民意连心桥。2024年3月,根据工作需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新增基层立法联系点9个,对5个意见建议质量不高、参与积极性不足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行业协会、村居社区、企业律所等领域的全覆盖,确保民主立法下基层、征求意见到村居。

  坚持开门立法,充分发挥“外脑”作用,不断完善法规意见建议征求机制,凝聚立法“最大公约数”。近年来,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将聊城大学、山东政法学院作为立法服务基地,并组建由律师、大学教授、相关部门负责人等52人组成的立法咨询专家库。同时,建立了五级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征集意见机制,对立法规划、立法计划、法规草案讨论等充分征求意见。2022年以来,立法服务基地、咨询专家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1200余条,为提高立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突出重点,紧扣热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法规的需求,是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民生问题、治理难题等,立足“小切口”,倾力“大作为”。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全域水城、生态聊城”建设,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相关规定,出台《聊城市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法》,修改《聊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延续历史文脉,先后出台《聊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聊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在全国设区市出台首部《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创新构建“市场准入、发行公示、资金存管、信息归集、风险警示、协同监管”的预付式消费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着力解决预付消费领域存在的虚假承诺、不守诚信、携款“跑路”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振消费;在全国率先出台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探索解决失能养老问题,民政部在全国范围推广聊城立法经验。此外,还出台我省消防机构转制改革后首部条例——《聊城市消防条例》,有效推动解决生命通道、电动车等治理难题。据统计,2022年以来,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共出台地方性法规8部,修改3部,地方立法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聊城市人大常委会还加大普法力度,切实抓好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建立地方性法规新闻发布机制,回应社会关切;开设“聊·解立法”栏目,采取“以案释法”的形式系统讲解地方性法规内容,打造地方性法规解读品牌。通过开展系列执法检查,确保法规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及时听取实施情况报告、开展执法检查,推动解决地方性法规重立法、轻实施等问题;着力构建“全链条”闭环监督模式,制定工作流程图,做到各环节目标清晰、程序规范、严谨有序,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实施,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莱州:一心一意抓项目 全心全意做服务
 
0
 
 
 
 
推荐资讯
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85岁老人“义务维修”60年
85岁老人“义务维修”
杏花开农事忙
杏花开农事忙
临淄:  沙壤土里种出甜蜜“金疙瘩”
临淄: 沙壤土里种出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