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相国旗
春寒料峭,淄博经开区傅家镇盛世康城社区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却温暖如春。在这里,有人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有人在娴熟地制作钻石画;有人手捧书籍畅游书海……“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开心!”自从来到“如康家园”后,郑妍交到很多朋友,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在淄博经开区,一处处“如康家园”正在给许多像郑妍这样的残疾人带去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这里充实生活、学习技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还能享受免费的康复训练、日间照料等多项服务。
近期,省残联2023年确定的创新试点任务项目评价结果出炉,淄博经开区“如康家园”规范化长效运营机制试点项目荣获“优秀”等级,也是全省遴选的3个试点中,唯一获得此等级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淄博经开区“如康家园”已经连续两年荣获省级试点“优秀”等级,为全市“如康家园”的建设运营提供了参考经验。
“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只是‘如康家园’功能发挥的第一步,如何让更多残疾人在家门口常态化就业,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才是‘如康家园’建设的初衷。”淄博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2024年,淄博经开区在前期建成4家“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的基础上,持续将服务向社区延伸,新建成6家“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居全市首位,积极引进橡皮泥、笔记本、塑料手套包装等多项辅助性就业项目,打通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傅家镇嘉亿社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现有5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康复。“目前,残疾人朋友们每个月至少能有550元的收入。同时,我们还会通过公益组织义卖等方式出售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24岁的国梦晴每天都准时来到嘉亿社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做些简单的手工活,因患有智力二级残疾,过去她大多数时间只能独自待在家中。自从来到平台,她渐渐从不爱说话的姑娘成了大家身边的“小太阳”。她总说:“现在我也能挣钱了,要把钱攒起来,给爸爸妈妈买礼物,让他们也开心。”
2024年以来,淄博经开区通过制定《淄博经济开发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率先建立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补贴机制等措施,持续推动服务平台长效运营,按照市级2万元,区级3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营造了全区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截至目前,淄博经开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社区小微综合服务平台已为50名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提供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1.5万余人次、社区康复服务7500余人次,举办各种志愿活动及文娱活动35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