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珂 李明 报道
本报东营讯 秋天的黄河三角洲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天蓝水碧,红毯铺地,芦荻摇曳,飞鸟蹁跹。
为更好保护这片大湿地,近日,“黄河三角洲湿地公益保护地示范项目”在东营启动。项目覆盖面积约38.35平方千米,旨在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外围区域为重要实施区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公益保护地体系,探索外围社区参与式的公益保护地与国家公园共建共管的模式,推动保护空缺地进入被保护之列。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系统,每年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停栖,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近年来,东营市聚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提升,退海之地变得水清岸绿,经济也正向着绿色高端转型。
前不久,中国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成为山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这里安家,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保护修复工作打出的高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朱书玉说。
鸟儿来此安家,看中的正是湿地生态的不断改善。“作为退海之地,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只有黄河水丰沙足,才能一步步逼退海浪对土地的侵蚀。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连通水系241公里,疏通潮沟76公里,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静说。
充裕的淡水使盐碱水不再向上渗透,植物生存环境持续改善。“过去几年,这里经历了渐进式的植被演变,光板地逐渐长出了盐地碱蓬,长出了芦苇,再长出柽柳。有了植被,就有了生机和希望。”刘静介绍,近3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修复淡水湿地28.2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
东营市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创新实干、事争一流,把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作为重要任务,统筹抓好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全市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构建完善起“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
“我们加强生态感知,提高了生态环境实时监测能力。”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说,保护区建设了35处5G网络基站,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并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无人机、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打造AI图像识别点位20处,研发了手机端“多彩黄三角”应用平台,全国性首创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提升了对旗舰物种的保护力度。
抱着生态这块金字招牌,东营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向绿向新。距离东营港20公里的渤海中部近海海域,一台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迎风旋转,全国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绿电”在这里发出。东营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把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支柱产业的关键,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全力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去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626.07万千瓦,同比增长36.15%,新增并网量166万千瓦,居全省第三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9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37%,增速全省第一位。今年预计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120亿千瓦时。
与此同时,东营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绿色设计产品4个。如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聚“链”成势,功能陶瓷新材料产业园、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氧化铝纤维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成为东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最近三年,东营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9%,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