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群
通讯员 张志涛 王丽燕
“七里村利用800亩水浇田,去年与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签订托管协议,产生效益后实现年底分红,每亩收入达到1500元;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村委大院安装光伏太阳能板,共计安装1500块,将实现村集体增收8万元,村集体产业发展越来越好。”7月1日,淄川区七里村党支部负责人表示。
七里村位于将军路街道南部边界,是将军路街道最大行政村,同时也是淄川区“文峰孝水”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主阵地,作为与河洼村、石门村联村党委中心村,七里村承担着街道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的任务,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结合村实际,因地制宜规划乡村振兴之路。
“集体空,没人听;集体有,跟着走!”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解决好“有钱干事”的问题,才能提高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七里村是淄川区“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试点村,为持续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在2023年实施的“土地流转”及“光伏增收”项目基础上,该村进一步摸清家底、盘活资源、对接项目。
盘活闲置资源、梳理优势产业、积极落实推进……近年来,淄川区积极推进“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奏响了强村富民的“协奏曲”。
据了解,淄川区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坚持以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推进“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强村联弱村、百企联百村、多村联合体;城乡党建共同体、创业致富共同体。通过探索构建“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企业带动、金融赋能、联农抱团”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鲁子峪村是淄川区的一个山区村,村“两委”立足产业项目支撑,先后成立了土地、旅游、劳务、置业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引进优质工商资本进山,合作开发旅游产业,确定了以村庄旅游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
而淄川经济开发区北苏社区通过“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社区策划实施了近期、中期、长期项目,将社区闲置部分办公楼进行租赁,发展置业股份合作社和劳务股份合作社,实施旅游资源开发。
当前,淄川区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龙头,发挥试点村区位、产业、禀赋等优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别成立土地、劳务、置业、旅游四类合作社79个,初步形成了工业园区、城市社区、近郊乡镇、山区库区四大类型和北苏商务置业等10种典型样本,把群众集聚到项目上、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实现村集体和群众有效紧密连接。
此外,淄川区创新推进村企合作、村村合作、多村联合,首批启动北苏社区等13个村企合作试点,和庄村、后峪村等7个村村合作,宋家村、王家村等18个多村联合。
淄川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淄川区将推动“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进一步提质扩面赋能,加快改革制度化建设步伐,探索“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完善“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利益长效机制,着力走出一条以党建统领、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