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赵希翔
“这个凉皮的调味汁,是独家秘方熬制,香味浓郁……” 3月25日,晚上7点半,桓台县起凤镇辛泉村“小辉直播间”准点开始了直播带货。辛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辉化身“网络达人”,重点推介当地企业生产的特色凉皮、草苇编制品等,直播间里交流活跃,网友们纷纷下单订购。
辛泉村地处桓台县马踏湖畔,村里出产的鸭蛋、藕粉、凉皮,以及草苇编制品、手工纺织的老粗布等,都是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今年初,刘辉在网络平台上注册IP,通过网络直播,一方面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大力弘扬正能量。
刘辉从小在辛泉村长大,庄里乡亲都知道他的小名叫“小辉”,这也是直播间名字的由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出镜”,朴实幽默的乡言俚语,拉呱聊天式的互动交流,让他收获了大量粉丝。极具湖区特色的农产品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不仅卖到了桓台县城、张店等地,还远销到滨州、潍坊、济南等地区。
“我们生产的凉皮,在小辉直播间里推广后,销量明显增长,许多顾客到厂区参观直接购买,还有一些经营商家打电话寻求代理合作。”当地凉皮生产企业经理王斌说。
“以前喂养的鸭子下蛋,只会到集市上卖,现在通过直播间宣传,有人上门收购,价格比集市上还高呢。”养鸭户王秀琴说。“我手工制作的这些纯棉老粗布,透气吸汗,不起球、不变色,用的都说好。但是年龄大了很难销售,村里开了直播间,给我解决了大难题!”老粗布经营户宗秀珍说。
小直播大平台。在“小辉直播间”里,不仅能“淘”到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还能欣赏到如画的湖区风景,了解到昂扬向上的乡村风貌,在网络流量加持下,“秀美辛泉”的名片逐渐打响。
近年来,随着“网红经济”兴起,农村电商发展迅猛,从马踏湖畔到渔洋故里,从街道社区到沃野田间,在桓台县,越来越多的农户搭上电商“高速列车”,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拓宽了销路。
“这是我们刚刚采摘的草莓西红柿,种子饱满多汁,吃到嘴里,像草莓一样酸甜可口。”3月26日上午10点半,桓台泓基农业合作社直播间里,理事长于昌江准点上线,向网友们推介新上市的特色大棚蔬果。
于昌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网红”,在网络上成功打造了“泓基老于”IP形象,每天都在抖音等电商平台上进行视频宣传,风风火火开展团购、零售业务。透过“网络快车”,渔洋紫葡萄、渔洋脆桃、泓基黄瓜、泓基玉女圣果等镇域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距离泓基农业合作社不远的新城镇河南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城细毛山药的种植中心区域。村民耿伟利种了3亩多山药,一年能收获5000公斤左右,如果在周边集市上卖,数量少、价格低,还劳心费力。前些年,他的孩子注册了一家电子商铺,在网上销售火爆。
“咱的山药口感好,店里大都是回头客,好评率高。”小耿自豪地说。现在,他已经辞去以前的工作,在家专职当起了“山药掌柜”,专门在网上经销新城细毛山药、马桥镇祁家芹菜、荆家镇四色韭黄、起凤镇有机粮等特色农产品,效益不错。
“我们紧跟时代潮流,组织村民参加电商培训,成立了桓台县戏马台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将山药卖到了全国各地。”新城细毛山药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明说。
马踏湖的鸭蛋、新城镇的山药,少海街道的花饽饽、起凤镇的老粗布……据不完全统计,在桓台县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有几十种,随着“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经营模式的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直播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将网络“流量”变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增量”,实现了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