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今年3月,烟台首支镇街级社区慈善基金——福新街道慈善基金成立。6月,黄渤海新区福莱山街道澎湖社区慈善基金等10支社区基金成立……伴随慈善事业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区慈善基金相继涌现。
今年3月,市民政局印发《关于推动社区基金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在全市全面发展社区慈善基金,以社会慈善资源促进社区自治和社会多元共治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烟台已拥有90支社区慈善资金。其中,龙口市一年时间里共成立社区慈善基金20余支,累计募集资金102.6万元,位居烟台市首位。
作为一项新兴慈善载体,社区慈善基金如何让群众受益?
解决百姓“小急难”
龙口市民沈先生去年7月份发生车祸,因家境困难,高额康复费用让其产生巨大压力。得知所在府东社区成立了社区慈善基金,他提出申请救助。社区慈善基金管委会获悉后经过审核,迅速落实了救助款项,工作人员上门送去了救助款,并持续关注沈先生的生活情况。
事情虽小,却很暖心。这背后,是“社区慈善基金”的助力,是以社区微力量解决百姓“小急难”的生动写照。“社会慈善基金是以发展慈善事业为目的,以参与社区治理、支持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健康发展为主要领域的专项慈善基金。”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王佩丽表示,社区慈善基金原则上由镇街或社区发起,依托本地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设立,双方通过签订协议,约定基金设立的目的、使用方式、各方权利责任、终止条件和剩余财产处理等事项。烟台社区慈善基金名称通常命名为“××镇(街道)××社区慈善基金”或者是“××镇(街道)××村慈善基金”。
除了对社区居民因临时性生活困难给予的直接资助,社区慈善基金还可用于社区开展公益慈善项目、开展志愿服务,以及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符合公益慈善目的行为,从而提升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能力,增强居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筹款渠道“多元化”
在各区市社区慈善基金成立仪式上,总有一项流程——向爱心企业颁发捐赠证书。龙口府东社区慈善基金由7家单位和1位爱心人士共同捐赠7.7万元;福山区首批3支社区慈善基金由13家爱心企业捐赠19.8万元;黄渤海新区首批10支社区慈善基金筹集善款近20万元……一份份善款的背后,是慈善力量的汇聚,也是社会爱心的凝聚。
“目前社区慈善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的定向捐赠,也会有社区两委成员、党员干部、社区居民的捐赠。”王佩丽表示,除了捐赠,通过联合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和公开募捐,以及在社区内开展义演、义赛、义卖、义展等公益活动,所筹得资金捐赠给社区,都是社区慈善基金的资金来源。另外,各区市出台不同的扶持政策,也增加了资金的收入。
今年3月,黄渤海新区制定了《关于推动社区基金建设发展的实施方案》,对社区基金提出扶持措施,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其中,明确提出,至2025年期间成立的社区基金,原则上按启动资金的50%的比例给予扶持激励,最高补助可达30000元。同时,支持社区基金引领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支持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健康发展的服务项目。
资金运作“项目化”
聚焦居民所需所盼,社区慈善基金已成为烟台社区治理的一条新渠道。社区慈善基金用途广泛,具体用在哪些方面?各社区正不断探索社区基金本土化特色化运作模式。
在莱山区福地隆城社区慈善基金启动仪式上,福地隆城社区2023年“小青燕”暑期公益学堂同步启动,这项“助学”公益项目不仅让社区里放暑假的孩子有了学习充电的地方,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深受社区居民好评。
今年“中华慈善日”期间,黄渤海新区古现街道和万家社区首个社区慈善基金项目——“童心向党·大爱无边”爱心公益市集正式启动,通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闲置物品爱心义卖,全面调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
开展扶弱、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医等方面的公益慈善项目或活动;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支持社区治理服务创新项目;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资助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举办公益慈善市集、义卖、义演等慈善活动,开展慈善宣传……社区慈善基金通过项目化方式提供精准化服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身边的民生问题。
下一步,烟台市将坚持民本属性,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因地制宜设计群众呼声高、实用性强、社区治理亟需的项目,逐步形成“贴合实际、多方协同、规范专业、各具特色”的社区基金项目建设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其中,让“小资金”温暖“大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