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李敏
眼下,正是凰菊丰收的季节,在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垞河村,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忙碌的村民。他们手拿竹筐小心翼翼地采收,再把菊花送到村口新启用没多久的中药材加工厂烘干,经过检测和包装等几道程序,一朵朵凰菊摇身变成了独立包装的菊花茶,身价陡增后远销全国各地。
“原来卖菊花论公斤,一公斤8块钱,直接从地里拉走;有了加工厂,菊花烘干、包装后开始论朵卖,3块钱一朵、30朵一盒,附加值噌噌地往上蹿。”提到从地里开进心里的“花朵”,垞河村村民林友田直言,加工厂不仅提升了中药材种植的收益,更改变了村庄发展的思路。
垞河村有着60多年中药种植史,过去一直以散户种植为主,存在品质差异大、产出总量低的问题。迎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垞河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通过合作社运作,村里的1000多亩土地大面积种植了丹参、知母、白术、凰菊等,规模效应日渐明显,可“地头直销”的传统模式,还是极大地限制了种植收益。
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今年年初,进驻接庄街道的乡村振兴服务队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决定在垞河村新上中药材烘干和切片项目,周边缺少产业基础的村庄同意采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飞地入股”的形式汇资专用,长期享受项目分红。7月,集合了4个村资金、总投资200余万元的垞河村中药材加工厂正式建成投产,垞河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药材加工线。
“我们村是传统农业村,缺少特色种植,也没有工业基础,我们决定把分配到的1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投入到垞河村的项目中,一来有更稳定的持续回报,二来也可以通过合作,尝试调整我们村的种植结构。”作为中药材加工厂项目的“大股东”,南贯集四村党支部书记张卫华表示,比起撒芝麻盐似的起大棚、建小厂,他们更愿意背靠产业链项目、寻求长远发展。
通过街道牵线搭桥,今年,域内老牌中药企业“广育堂”计划与垞河村展开联建工作,为加工厂量身定制一批明目饮、安神饮之类的“茶饮老方”,进一步丰富村子自主品牌的产品构成。而垞河村也打算建设中药文化体验园,以中药文化为抓手、研学体验为形式,推出独具特色的中药文化文旅项目,让“老药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街道、服务队和兄弟企业的帮助下,我们渐渐梳理出了一条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内核的乡村振兴路径。实现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提升品质,不断延伸加工链,丰富‘福铭祥’品牌内容;二是探索主题文化休闲游,涉足假日经济领域。”谈到村庄未来的发展,垞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福岳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