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8000多户贫困户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贫困户占五分之四。针对贫困老年人占比高、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较大的实际,高唐县将儒家孝善文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贫困老年人脱贫的新路径。
高唐县委书记张颖介绍,为啃下老年贫困人群脱贫这块“硬骨头”,高唐构建了政府、社会、家庭联动的三位一体扶贫格局,政府着力倡导家庭的孝和社会的善,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结对帮扶,三方聚合成一股不竭的动力源泉,有效地带动了这一特殊群体整体脱贫。
道德讲堂力倡家庭孝老
“嫁到蒋官屯之前,俺和对象约法三章,若不摘帽脱贫,绝不结婚。”7月10日晚8点,高唐县赵寨子镇蒋官屯村委会议室内热闹异常,每周一期的道德讲堂再次开讲。不久前被评为镇敬老模范的张慧慧,向村民介绍了她的脱贫故事。
2007年,原本一直生活在高唐县城的张慧慧,因为爱情,主动将自己“下放”到农村,成为蒋官屯村贫困户周文泉的准儿媳。三间漏雨的土坯房、两名失明的残疾人、几亩贫瘠的口粮田……着实让从小在蜜罐中长大的张慧慧吃了一惊。“只要塌下心来实干,就没有脱不了的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没有让倔强的张慧慧退缩,她继续牵手男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脱贫之旅。
有机蔬菜种植、生态肉鸭养殖、推车进城卖菜,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的活,张慧慧也不嫌弃。白净的脸蛋晒黑了,粉嫩的手上长出了肉茧,自幼爱美的张慧慧,并没把这些变化放在心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年后,张慧慧带领全家成功脱贫,周文泉和老伴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为履行誓约,张慧慧盖起了宽敞的大瓦房,与男友步入婚姻殿堂。
将孝顺儿媳张慧慧鲜活的脱贫事迹搬上道德讲堂,是高唐推行孝善扶贫的创新之举。高唐以镇村文化大院的道德讲堂为依托,组织身边好人现身说法,引导村民评身边人物、议道德现象,力倡家庭孝善文化,不把贫困老人脱困的责任轻易推向社会,发挥子女的作用,让老人既享受物质扶贫,又尽享孝老亲情。为建立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激励机制,高唐已连续多年开展“百名孝子孝媳”评选活动,对入选者给予一定比例的赡养金补贴。
千名干部带头敬老扶困
“厂里的活挺轻松,俺一周只来一次,但月月领工资。”7月7日清晨,梁村镇西屯村贫困户徐传榜,早早赶到离家不远的高唐洪峰轴承有限公司上班。今年已年过6旬的徐传榜腿部虽有残疾,但干起活来却很利落,半个小时不到,便把所负责的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徐真是好福气,60岁了还能领工资。”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徐传榜,突然上岗变身月薪族的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亲朋好友羡慕的目光。不少村民猜测,老徐身后定有“贵人”相助。其实,这名“贵人”并非外人,而是梁村镇副镇长李庆珠。
前不久,高唐县启动千名干部进万家活动,李庆珠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贫困户徐传榜的情况后,主动结成帮扶对子,并联系梁村镇金融扶贫企业洪峰轴承,协调他入厂上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今,在高唐像李庆珠一样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的党员干部有近千名。其中,60岁以上的帮扶对象占到70%。
“贫困老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出表率。”高唐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奎忠表示,高唐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活动,就是将老年贫困户作为帮扶的重点,要求干部与贫困户等弱势群体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就像结亲戚一样,除了送温暖,更要给老人找到合适的脱贫解困新路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