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喻为下一个蓝海的医美o2o领域掀起波澜:前有更美app被爆料数据造假、强迫合作医院刷单;后有竞争对手新氧app被指融资数据造假,陷入刷单囹圄。有趣的是,在两份爆料中,引用了同一份图片资料,即一位医美机构工作人员和平台负责人的对话。
一场接一场的公关战打得正酣,平台们调用的“枪手”愈发高级,爆料愈加生猛,“围观群众”不禁慨叹:逻辑看起来很热闹,但其实却站不住脚。
新氧vs更美:谁才是刷单小能手
6月7日,标题为《更美App再爆刷单传闻 刷单成了O2O迈不过的坎》的新闻惊现各大媒体,网名为“医美从业者41925”的微博网友发了几张微信截图,指责更美员工强迫其医院员工刷单。从微信聊天截图内容来看,更美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求该医院刷单,只是不知道这次医院跳出来指责更美是因为内部员工举报还是其他原因。
早些时候,更美一份要求医院刷单的录音在网上被曝光。在这段采访更美合作医院的录音中,更美的合作医院工作人员透露,更美与医院的对接人会要求医院自己给自己拍单,一个月的拍单数量会达到30-50单。而在更美平台上有大量万元以上手术类项目,预约价只有50元,这意味着医院只需要付出2500元就能刷50单,而这就给平台创造出了100万的交易额。
实际上,这已经是更美app在年内第二次爆出刷单行为。早在2016年3月,《315来打假 医美app更美刷单数据造假严重》新闻就已见诸报端。该新闻直指,在某一天之内,更美app的激活用户量从68万瞬间跳升到1000万多,就连同行业的“友商”、悦美创始人都直呼不可思议,作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评论。
颇令人玩味的是,在更美刷单新闻爆出的一周之内,同一份刷单证据——一份医美机构与平台负责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出现在了另一家平台的新闻中。这一次,矛头指向了新氧。
新闻称,6月13日,有微博网友发布几张微信截图,指责新氧员工诱导合作医院刷单。仔细查看新闻内容和图片证据不难发现,与此前更美刷单新闻的内容几乎如出一辙。正所谓“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对于以上新闻的曝光,新氧在第一时间向媒体记者发布严正声明,表示清者自清,不会理会竞争对手的恶意污蔑,但保留诉诸法律手段的权利。
反观更美,除了4月份一份寥寥数语的“声明”强烈谴责报道失实外,迄今为止并未公开出示过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表明自身不存在刷单行为和数据造假,可谓“澄而不清”。更加值得怀疑的是,当记者再度搜索上述新闻时,大部分新闻原稿和网友评论在网络上神秘地“蒸发”了。
蓄意抹黑屡禁不止 业内呼吁公平竞争
医美o2o接连爆出的猛料,让外人看得云里雾里,也让内行人颇为头疼。一位医美行业研究员表示,轮番袭来的“公关大战”或许向外界揭示了o2o行业混乱的“冰山一角”。
他表示,尽管行业报告里描述医美蓝图时,“千亿”、“蓝海”、“风口”等预期性极强的词汇高频出现,但事实上这个行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这位研究员坦言,蛋糕虽大,看上去各家平台利益均沾,所得份额都很可观;实际上随着机构的集体倾轧和用户消费观念愈加理性,最终的赢家只会属于“资本和实力“双丰收的权威平台。
“这些不过是很多互联网o2o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毕竟,第二第三的总是打着第一名的算盘。”一位长期观察o2o行业的评论员表示,医美o2o的行业混战可谓惨烈,甚至蔓延到舆论场和媒体圈,“这样下去,最终影响的不是用户的抉择,而是行业的良性发展受到破坏。”
如果企业领导者不关心平台的服务体验与质量,而是流连于舆论场争个口舌之快,这并不利于产业进步,相反,这些才是让人担忧之处。
“细分垂直领域也许各有不同,大家本该互相携持,各守一边。毕竟在泛医疗领域,严谨、客观、到位的服务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被问到本次“刷单”新闻,新氧创始人做出如上回应。
诚然,一轮接一轮的爆料、抹黑不仅会让徘徊在医美o2o门外的用户驻足不前,更会令已在平台消费的用户感到惶惶不安,恶性竞争的结果并不是决出最后的赢家,而是已有用户的“跑路”和潜在用户的流失。就像一位知名记者所言,“危机公关并不是去抹黑对方,来显得自己不那么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