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线上的用户“搬到”线下
与视频节目一起上线的,还有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在设立了这两个自媒体项目之后,吴晓波也结束了几乎所有纸媒和门户网站专栏的写作。
“今后将会把80%的精力放到每周的一期20多分钟视频、两篇微信公众号专栏,和一道‘失败值测试题’上面来。”吴晓波如此表示。
公众号上线后,“粉丝”数以日均2000人左右的速度增长。截止到300天时,《吴晓波频道》的订户数已突破60万,完成了近百次推送。
不过,与视频节目能够迅速以植入广告体现商业价值相比,吴晓波的微信公众号,还不能立即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每一天,我们都在试错;我们做过‘新闻话题墙’,结果失败了;我们恳请其他媒体转载时带走广告,结果失败了;我们在专栏文本中插刊广告,结果违反了微信的规则……”吴晓波在微信公众号上线300天时所发的文章中表示。而他自己也觉得,公众号要吸引到商家来直接投放硬广,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而且这样的事情也最好是由第三方平台来做。
“面对广告,你是拿信誉在做背书,而个人的信用比报纸的信用更脆弱。一个求图于未来的自媒体,它一定会爱惜自己的信誉。如果没有信用,订阅量就会下降,很多公众号每天都会面临有人取消关注。”吴晓波说。
不过,吴晓波还是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子,那就是自媒体的O2O部分,把线上的用户转到线下来,做一些文化类的产品。
比如,吴晓波发起的“咖啡馆改造计划”,全国600多个咖啡馆报名,掌阅提供了书架,亚马逊供应半价Kindle,一些出版社提供了新书。
此外,他们在春节前还玩了一次“年货众筹”,有近200家食品企业提供样品,最终选中了10家,做成一个大大的年货箱子,送到了50人手上。
除了这些公益性的非盈利项目,吴晓波还能利用公众号的圈层和集聚效应,将他“讲大课”效益最大化。
本周一,他在回答商报记者提问时,以本月底在深圳开设的千人讲座举例说:“互联网把所有渠道都扁平化了,如果在非互联网时代,我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去运作这件事。而今天我在微信上推送一个,就有400多个人报名。这样我的渠道成本就归零了。”
据了解,这堂“千人大课”的收费分三档:9000元/人、25500元/3人、8000元/10人,假设1000人全部报满,将获得80万元以上的收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