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黄河大坝,是曲曲折折的乡村街巷,拐弯抹角找到一个农家院,才看到一个头发稀疏的老人在等着我们。”市民张先生在微博上说,这位额头上满是皱纹、头顶上灰发稀疏的老人就是清河镇年画的非遗传承人王圣亮。
就职滨州电信的张先生爱好文史,藏有友人赠予的《武定府志》,到滨州工作后,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去发现文化滨州的美丽线索。日前,张先生及友人在惠民县做文化漫游,不期与三百年历史的清河镇年画相遇。因为就职企业界,张先生搜集同仁观感,给本报记者介绍了滨州企业界友人对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河年画的思考。
三百年的版画堪称本地最早的报纸
爱好文史的张先生藏有友人赠与的《武定府志》,他借此知道,滨州面前的黄河河道原属于大清河,清河镇是借助码头而兴盛的集市。1855年,黄河抢夺大清河道,形成了目前滨州家门前的河道格局。
清初,一个普通艺人王画三,轻挑着担子,口唱着歌谣,从天津蓟县来到了繁华热闹的清河镇。随着这门技艺的散播,有清一代,清河镇“家家画店、户户印刷”,年画渐渐成为本地的标志性文化。
王圣亮给我们展示了他近百年的版画收藏,有小康喜庆的抱鱼娃娃,有百年前的《炮打日本国》,还有近年创作的《孙子行迹图》、《白龙湾传说》。尤其是百年前反映时事的国际时政年画,让我们格外激动。
“百年前就有《炮打日本国》,说明年画像今天的媒体一样能敏感地反映时事,清河年画可以说是本地最早的‘报纸’了。”张先生说,可能当时年画是民间最快的传播信息的工具,就像今天的媒体,而清河年画可以说是滨州本地最早的‘报纸’了。
三百年的文化,一个人的守望
王圣亮介绍,清河镇年画最为繁盛时,镇上的画店曾达到65家,单王氏家族就有38家。但随着工业印刷的通行,历尽繁华的木版年画日渐衰落。世事变迁,繁荣不再。如今的清河镇年画几乎全靠王圣亮一人在守望。记者询问得知,王圣亮“连哄带骗”才收下了第一个徒弟——自己的侄子。
在这个民间智慧受重视的新时代,清河镇木版年画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21代传人王圣亮北上杨柳青、南下杨家埠潜心学艺,并悉心学习了兵圣孙武、胡集书会、魏氏庄园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后,王圣亮给粗犷质朴、大红大绿的清河镇木版年画试图找到重现辉煌的突破口,让这一方水土的精彩重获新生。
与天津杨柳青等地的年画不同,传统的清河镇木版年画只印不画,全部用木版套印,色彩绚丽,粗犷大方。刻版的木料必须要用梨木或杜木,现在杜木已很少见,于是王圣亮搜罗了不少梨木。刻版是个细活,不能急也不能躁。靠着深厚书画功底,王圣亮的木版底稿栩栩如生,刻出的版层次分明,质量明显高于一般艺人的作品。
“可王圣亮先生并不太重视产业经营,一心琢磨的是新画设计。本身不富裕,还得给徒弟开工资。因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面临着传承危险。我们尊重年画的历史、美学价值,更得首先保证艺人的生存、小康。我看,保护非遗的关键是保护传人。”市民张先生用电信人的经营思维来思考清河年画的生计。
为艺人建立工作室,让非遗公司化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