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重庆市沙坪坝考区南开中学考点,考生走出考场。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其次,贴近学生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是不少专家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评价。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高考是他们开启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世纪宝宝中国梦”和“新时代新青年”等作文题瞄准今年考生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让考生发声;“被需要”等作文题取材于生活实际,让每个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有展现的可能,也能让考生感受到自己与时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6月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考点,三名考生摆出“678”手势,寓意“录取吧”。新华社发(郝群英摄)
最后,考查思维能力。专家认为,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了对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思维惯性等。江苏卷作文“语言”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
“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我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守正创新,全面考查了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史建筑说。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