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服务中心、小卖部、观景台……景区里的游客服务设施必须远离地质灾害隐患点。昨天,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全市375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将全面开展“生态敏感区”普查,地处泥石流易发区、易塌陷区,经评估具有安全隐患的游客服务设施将全部迁出。
昨天,市园林绿化局公园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张亚红介绍,针对“7·21”特大自然灾害全市公园、风景名胜区的灾情评估报告以及灾后重建的指导意见将于本周内出台,各公园景区将针对各自的隐患点,有系统地开展重建。
“所谓有系统地重建,就不是路断了修路,房塌了修房这么简单。景区内有哪些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展开全面的普查。”张亚红介绍,“7·21”特大自然灾害,全市大部分公园景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丰台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等23家公园,房山十渡、石花洞等8处风景名胜区在这次强降雨中受损最为严重。因设施受损,部分公园景区雨后一度停止开放。
灾后,市园林绿化部门对受灾严重的景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游客服务设施遭到破坏比较严重的区域,本身就是生态环境脆弱的泥石流易发区,或易塌陷区。“大雨一浇,山上的土变松,裹着石头哗哗哗地往下滚。”在房山一处风景名胜区,因为发生山体滑坡,一段景区道路整个被阻断,路上的堆积物有几十厘米厚,“幸亏当时没有游人经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次景区受损最严重的房山、门头沟,原本也是煤炭、矿石的开采大区,山体及植被曾遭受到严重破坏,地质灾害点、隐患点较多。“很多景区灾后虽然抢通了道路,重建了房屋设施,但仍具有安全风险。”
张亚红介绍,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下半年园林绿化局将推动各景区开展“生态敏感区”的普查。除了国土部门公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外,景区内是否还有其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也要查清。今后新建旅游服务设施必须避开这些区域。同时对于已经存在的服务设施,像游客服务中心、小商品售卖点等,要请专业部门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如果不符合安全标准,必须迁出重建。针对景区内的生态敏感区域,要通过增加植被等手段,减少泥石流、山体滑坡、塌陷等现象的发生。(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文 王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