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二人供述,其业务主要是商业调查,有的是对第三方公司调查,有的直接针对公民个人。
虞英曾称,这些项目约有30%需要购买个人信息资料。获得个人信息后,Peter等人再结合网上的公开资料,电话、走访获得的资料等,制作成“调查报告”,提供给委托人。这些“调查报告”的价格为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
对于一些复杂的调查,Peter夫妇还雇人采取跟踪、偷拍等方式。
2009年,摄连公司接受芬兰一家客户委托,调查公司内部一高管。Peter以一天1000美元雇人让其跟踪“案子”当事人,搜集到对方的出入境信息以及手机通话记录等。
非法调查
“蝎子计划”:为GSKCI调查内部举报人
上海警方调查发现,在Peter、虞英曾的业务中,还包括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简称GSKCI)委托其调查匿名举报者。
前日,在上海市看守所内,Peter对记者介绍,2013年4月,GSKCI业务总经理马克锐(Mark·Reilly)、法务部总监赵虹燕等高管联系他,委托其调查被怀疑为匿名举报GSKCI商业贿赂问题的人,双方约定酬金数十万元,前期支付十万元订金。
Peter说,当时马克锐并未给他提供举报内容,还称该内容“子虚乌有”。随后,Peter以“蝎子计划”为代号展开调查。
接下来近两个月中,Peter通过购买、跟踪、偷拍等各种手段获取了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
第一阶段调查报告“蝎子计划(一)”提交给马克锐。调查结果认为,GSKCI高管对所谓举报者的怀疑是毫无根据的。
Peter说,随后马克锐向其透露了针对GSKCI的举报内容。根据十多年的从业经验,Peter认为这些举报大多是有根据的,“我当时发现自己上当了”,Peter说。
不久后,得知GSKCI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被中国警方调查。Peter很震惊,觉得自己被马克锐等人利用了。
■ 人物
“上家”被查后仍心存侥幸
Peter说,他在大学里学习汉学,1979年以文化交流的方式来到中国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并教授英文。在此,Peter结识了虞英曾,当时虞是他的学生。
随后,Peter于1982年至1998年在路透社担任了17年的记者。
1998年,Peter离开路透社。刚开始,Peter为香港一家美国调查公司担任风险管理咨询和安全顾问,随后跳槽到北京一家跨国商业服务公司任高管。2003年,Peter和虞英曾开始单干,从事商业调查咨询业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