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3月17日电 (记者 朱晓颖)针对中国城市以数字化治理应对疫情带来的启示,中新社记者17日专访了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在他看来,数字化治理可“下沉”到物理世界的“毛细血管”,海鲜市场、菜市场、餐馆等社会消费终端的“最后一公里”也可数字化打通。
外卖送菜、在线问诊、远程课堂、健康码防疫、云健身、云蹦迪……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云应用”遍地开花。在科技战“疫”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刘松也观察到疫情大考下数字化治理成果表现出的三个差异。
其一,各地区之间,因数字化建设基础、理念、组织力等差异,以数字化手段应对“疫”考的能力、结果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看,长三角、珠三角在战“疫”中的精准性、敏捷性和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在国内属第一梯队。
其二,各数字平台之间,在疫情“放大镜”下的表现参差不齐。应对集中爆发的“云”需求,有的顶住了,有的却崩盘。平台数字化能力的完整性,也成为评价“分水岭”。例如,各地口罩直送武汉定点医院、湖北本地餐食直接服务医护人员,背后的全链条能力至关重要。
其三,传统机构与数字平台之间,在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调配协同效率上存在差异。电话、纸质文档、数字化调度,方式不同,效率迥异。有的事倍功半,有的事半功倍。
在刘松看来,未来中国城市深化数字化治理,需关注宏观、微观两个层面。
“智慧城市概念已有十多年了,但体系中仍以垂直应用的‘孤岛’为主。”刘松认为,从宏观方向看,未来大城市治理的平台建设,首先要借鉴数字平台的模式,以横向系统打通、纵向物理贯穿,以全链条的平台化思路打破“数据孤岛”,破解治理挑战的全局性问题。
从微观角度看,刘松认为,中国城市数字化建设“下沉”过程中,从借助“平台+微粒化”到推动“精细化”是大势所趋,例如数据“微粒”化到某个人、社区、企业等。
“很多线下实体机构,并不能像零售店那样高度数字化。这次战‘疫’中,我们有个新课题,即海鲜市场、菜市场等类似传统消费市场能否数字化?能否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下沉,让每个摊位的人流、货品流通数字化?”刘松说。
在他看来,数字技术在很多方面还远远没有被用足、被用好。经此一“疫”,中国城市治理的“数字化逻辑”显得日益重要。
“如果能够把战‘疫’中的经验教训,变成日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治理的动力,那将大有裨益。”他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