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近期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而在买房过程中,特别是目前普遍存在期房销售,买房前看不到房子的具体样貌和质量。但最终交房时,却因工程质量、延期交付、虚假宣传等问题,引发的维权事件时有发生。动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交易,一旦遭遇“陷阱”,将会给购房者带来诸多困扰。在过去一年的楼市中,有哪些问题成为投诉热点?结合去年收到的投诉案例,一一给大家做出解读。
虚假宣传货不对板
或许你在街边广告或者楼书上,都见过这样的宣传:千亩生态公园、珍稀濒危树种、豪华入户大堂等吸引眼球的广告语关键词,而实际上,或许千亩公园远在百里之外,濒危树种不过是路边的小树苗,入户大堂只不过是2米宽的通道……对购买期房的消费者来说,违规交付、货不对板是最大的担忧,同时也是去年青岛早报收到的有关房产投诉中占比最高的。例如李沧某楼盘,我们就曾接到业主投诉,包括园林景观擅自取消喷水池,用红砖替代最初宣传中的石材铺地等等。而城阳某楼盘则因“未告知业主便对沙盘进行修改”“卧室开窗尺寸与样板间不一致”等问题遭到投诉。同样是在城阳区,一小区则被投诉“小区外立面不平整,楼盘未交付已出现鼓包、瓷砖脱落”等情况。此外,近两年来,精装修减配、园林减配等“货不对板”问题频频在网络上被曝光,甚至还有项目违规拆除样板间。与上述情况相比,更让购房者难以接受的是公交站牌凭空消失,说好的学区未兑现等虚假宣传。
◆避坑指南
如何应对开发商的虚假宣传?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最可能存在的虚假宣传通常体现在“配套、学区、房屋配置”三个方面。那该如何应对才能不踩坑?首先是有关配套设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小区有某些配套,那这些配套必然会出现在相关的规划手续中。所以,对于开发商关于配套方面的宣传,买房前可以通过小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附图去核实,看看小区究竟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划。其次是有关学区房,很多人买房是奔着给孩子上学用的,甚至不惜花费远超房屋本身价值的成本。如果开发商声称是某某重点学校的学区房,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相关的政府文件,或者到有关教育部门进行核实,并将学区的具体情况写入合同中。
最后,关于房屋配置问题,千万不要只看开发商的效果图、样板房和沙盘,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房屋的施工图纸,找专业人士进行核实。所有的房屋都应当是按图施工的,施工图纸所显示出来的才是房子真正的原貌。
质量堪忧维修拖延
作为一家人居住的场所,住房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全家人的居住体验,甚至关乎安全。而在楼盘维权中,工程质量问题也是投诉的“重灾区”。中消协去年发布的《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中也曾指出,在房屋质量方面,消费者投诉主要涉及房屋质量差、精装修房暗藏玄机、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水电管线布设不规范、房屋有质量问题不及时维修或维修质量差等问题。而在过去一年青岛早报接到的投诉中,工程质量同样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早报验房团实际查验中,类似瓷砖空鼓、地面开裂等现象几乎普遍存在。如去年11月,记者曾接到投诉,多个业主反映平度某楼盘入住不到一年,墙面出现裂缝,甚至天花板出现掉落的问题。而在高新区一小区早报验房团在查验时发现,卫生间瓷砖有一半存在空鼓现象。
◆避坑指南
房屋出现质量问题该如何应对?律师建议购房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维权:一是采取和解协商的办法,准备好充足的证据和必要的证明材料,与开发商直接交涉,阐明事实经过,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如果房屋在保修期内,房主可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不成功,业主自己找第三方维修,维修产生的费用最终都由开发商承担,但房主要注意保留房屋质量问题的证据,进行必要的催告,保留维修的正规发票,以便事后向开发商追索相关费用。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向法院起诉,如果房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赔偿经济损失。
延期交付楼盘烂尾
“保交楼”是当前行业屡屡提到的焦点问题,除住房质量外,能否如期交付也是期房业主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记者曾接到投诉,城阳一楼盘交付时间屡次延迟,且项目进展缓慢,有业主因担心新房交付时间影响子女入学,无奈选择在其他区域重新购置现房。近两年内,多家知名开发商因项目停工、延期交付等问题遭到投诉维权,而房企因流动性问题导致资金紧张,从而造成项目延期交付,甚至发生烂尾现象,这些问题需高度重视。
◆避坑指南
如何尽量避免买到烂尾楼?首先,购房时必须对开发商及开发商的关联公司,尤其是股东公司进行基本的审查。看看开发商及关联公司以往是否存在对外欠债、烂尾楼、拖欠工程款、商品房逾期交房、商品房质量问题等情况。比如可以在企查查等平台上查看开发商及关联公司的概况,尤其关注法律风险及行政处罚栏。
其次,必须查看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五证是最基本的保证,如果五证都不具备,一定不要选择购买。再次,支付房款时必须支付到开发商的政府监管账户。
对于已经发生的烂尾楼事件,如何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2022年1月底,浙江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案例:许先生2014年贷款购买一套住房,因所购买楼盘烂尾、开发商破产而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此后许先生因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停止支付月供,遭到银行起诉。嘉兴中院二审判决认为,开发商应承担剩余贷款的还款责任。所以,一旦烂尾发生,在与开发商沟通无效的状态下,可以考虑走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相关链接
这些问题成为
投诉“重灾区”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时知名数据机构艾普思咨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投诉洞察年度报告》,其中涉及多项有关地产行业投诉数据。
根据《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3年房屋及建材类商品投诉数量,位列所有商品类投诉量的第七位,投诉量为31351件,占投诉总量的2.36%,投诉比重较2022年下降0.72%。无论是投诉总量还是所占比重,都呈下降趋势。《2023中国房地产投诉洞察年度报告》中显示,2023年房地产投诉可分为质量、服务、合同三类。
其中质量相关投诉较2022年增长5.49%,合同相关投诉较2022年增长3.49%;服务相关投诉较2022年下降3.23%。2023年度房屋及装修质量投诉中主要问题为渗漏、开裂,而塌陷、隔音相关投诉占比也在提升。服务类投诉中,物业及配套服务投诉量较去年增长8%,其中乱用维修基金、乱收电费、物业不作为等问题投诉较多;办证服务投诉量较2022年大幅增长26%,主要投诉问题为无法办理房产证、延期交房等等。合同类投诉中合同欺诈较2022年增长9%,主要涉及面积缩水、虚假宣传等问题,烂尾投诉较2022年下降8%。此外,强买强卖、降价相关投诉较2022年均下降。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