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楼市重度调控消息今日坐实!四大调控重点怕是让很多人坐不住了!
重点一:单位不能购买住宅;
重点二:新供应用地的商务公寓只租不售,新政后购买的商务公寓5年限售;
重点三:新政后个人购房3年限售,之前买的不受限制;
重点四:离婚2年内买房,实施差别化按揭政策。
今天又见段子火了:

继2016年10月4日,深圳发布重大楼市调控政策后,时隔21个月,今天,深圳再次发布重磅楼市调控政策。
个人购房3年限售,是本次深圳楼市调控的一大看点,也是最重手段之一。此前已出台这一政策的城市包括广州、成都、西安等50多城,但此前北上深三大超一线城市均不在调控之列。

从限制企业购房来看,继西安、长沙、杭州、上海后,深圳是全国又一个发布企业不得购买住房的城市。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此次系列政策和此前网传的深圳请示内部文件大部分相同,略有改动。




1深圳楼市调控四大重点
重点一:限制企事业单位购房
新政表示,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
7月31日起,停止办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网签手续;通知发布之日前已办理网签的,可继续完成交易。
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杭州、西安、南京等。
重点二:抑制商务公寓市场投资投机行为
新政表示,各类新供应用地(含招拍挂、城市更新、征地返还用地等)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且不得改变用途。企业整体持有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应当一致,对外出租单次租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
7月31日起,个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新购买的商务公寓,自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通知发布之日前已办理网签但尚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的,不在禁止转让之列。
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北京、广州、上海等。
重点三:新政后购买的住宅3年限售
新政表示,居民家庭新购买商品住房的(不含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之日起3年内禁止转让。但是此前已办理网签但尚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在禁止转让之列。
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广州、成都、西安等50多城,但此前北上深均不在调控之列。
重点四:抑制“假离婚”等投机行为
对购房人离婚2年内申请住房商业贷款或公积金贷款的,各商业银行、市公积金中心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执行;若无房贷记录且能提供离婚前家庭无住房证明的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执行;若能提供离婚前家庭仅有1套住房证明的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执行。
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北京、广州等。
除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关注度较高、预计购房人数较多的楼盘,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尽可能采用“线上诚意登记、公证摇号”、“线下公证选房”的模式开展相关销售工作,并对预售商品住房的公证摇号、按序选房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上海、长沙、杭州、西安等。
2深圳市规土委微信公众号逐条解读
深圳市规土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住建部专家、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对于政策的逐条解读。

一是关于企业限购。
近期,一些热点项目以公司名义购房的数量占到了房源总套数的20%以上,部分手握大量资金的买家通过注册公司摇号购房,对刚需形成挤压。为此,深圳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做法限制企业购房;一是有利于堵住漏洞,避免个人绕开限购政策进行炒房,二是有助于“摇号购房”的公平性,防止企业“与民争利”。政策的出台及时且必要。
二是关于商务公寓限售。
近五年,深圳成交再转手的商务公寓占总成交规模的70%左右;近一年半,企业购买一手商务公寓占总成交规模的16.9%,个人和企业炒作商务公寓比较明显。
2017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均加大力度,抑制商务公寓投机炒作。该政策的出台,一是有利于抑制投机,堵住社会资金炒作商务公寓;二是确保产业用地供给,发挥商务公寓基本配套作用;三是增加租赁供应,促进企业和个人持有商务公寓出租经营。政策的实施,可能影响开发商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但对规范市场、抑制炒作、保证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