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西俊,男,副主任医师,医务科副科长,培训部主任,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专业,精神医学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对精神科各种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1999年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参加全国精神科医师高级学习班学习,师从复旦大学精神科博士生导师江开达教授,取得优异成绩,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及物质依赖的治疗有独到的研究。
苦、累,最后都会变成职业自豪感 从1994年开始,刘西俊在第四人民医院从事精神科的临床工作。回想起成为一名精神科大夫这一路的成长经历,刘西俊忍不住向记者感慨。他把自己的成长之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苦、累和自豪。 “苦”,面对特殊的患者,特别是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对治疗的不配合,这让刚成为一名临床医生的刘西俊觉得自己“命苦”,来自他人的职业歧视。刘西俊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他出门打车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第四人民医院”,因为一说是精神治疗中心的大夫,出租车师傅就会笑。“还有,如果举办个什么朗诵比赛啊,我们一报名,其他人也笑我们。是不是很有意思?”回想起这一段的时光,刘西俊也忍不住笑意。 “累”,刘西俊告诉记者,当他从一个学医学生成长为一个临床医生,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庭、还有社会对临床医生的高要求。所以随着临床工作的不断深入,刘西俊开始觉得力不从心。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西俊开始不断学习。记者看到,在他的桌子上,除了病理知识的书以外,还有一些涉及历史、文化的书。他说:“一个优秀的精神科医生不仅是一个精神药理学方面的专家还要是一个心理治疗的专家”。 现在的患者来自不同的层面,医生与患者之间要想建立起治疗关系,把不配合变成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和患者“搭上话”,并且精神疾病的发生离不开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所以,在刘西俊看来,一个精神科的医生,不仅要学药理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哲学,逻辑学,历史宗教,文化等与精神科相关的专业知识。 “然而,”刘西俊话锋一转,脸上笑意增加,“这些苦和累最终都转变成了我对这个职业深深的自豪感、幸福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卫生,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以启齿,现在的学生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青年夫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觉得应付不了了,马上能够想到到门诊来咨询。“平时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说我是精神科医生,对方就会加一句‘那您看一看我心理健不健康’”刘西俊笑着说,“这个时候,我就跟他聊一聊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啊、个人应急的方式、夫妻之间还有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作为一名精神科的医生,能够为患者、为患者家庭、为社会服务,并且得到的认可,这让刘西俊觉得充满幸福感。 另外,刘西俊表示,有时会庆幸自己是一名精神科的医生,这让他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有人格得到不断地完善。“因为我们每个人难免会遇到一些负面的东西,常常就想自己是不是也会无法应对,确实是自己的职业给了自己很大的勇气。” 耐心询病情,诚心为患者 每个周一是刘西俊出专家门诊的日子。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刘西俊认为,医生的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基础。在刘西俊的门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比较特殊的来访者时,比如中小学生,刘西俊会主动跟家属沟通商量,另外约个时间,多花费一点功夫和孩子聊聊。 “现在,心理问题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发病原因是多元的,”刘西俊说,“所以,医生能够花费多一点时间和对方沟通,家属心里其实的很高兴的。” 为患者着想,是刘西俊时刻铭记的准则。2016年高考的两个月前,一位父亲带着女儿来到刘西俊的门诊。据了解,这个女孩的姐姐带着她在北京参观了各大高校,再加上姐姐毕业于北京大学,父母又都是老师,给这个女孩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个女孩当天晚上就给她爸爸打电话,说不想考试了,害怕。”刘西俊说。从北京回来之后,父亲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刘西俊的门诊,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刘西俊单独和女孩交流了关于如何减压、如何面对高考、如何定位自己的问题,随后父亲回到诊室,女孩说:“爸爸,咱们走吧,回去上学。”这句话,让这个父亲没忍住眼泪,握着刘西俊的手使劲道谢。 记者问刘西俊,有没有遇到过比较难应付的情况。刘西俊笑着说:“难应付倒不至于,倒是有比较‘危险’的时候”。说着,刘西俊把衣服袖子撸起来,让记者看胳膊上的疤。
今年4月,刘西俊的门诊上来了一个很壮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患有智力发育障碍,父亲带着他来住院。原本在家已经商量好,答应住院。谁知道,刘西俊刚跟病房区联系好挂了电话,这个患者就突然冲动,扑到了刘西俊身上掐他的脖子,患者的父亲,再加上一个护士,三个人控制住了这名患者上身,结果,该患者一口咬住了刘西俊的胳膊不撒口,“最后,硬是给拽下来的,这不留下疤了。”患者父亲觉得不好意思,要赔钱,刘西俊没让,也没有留联系方式。“他是个患者,”刘西俊说,“也幸好,我是个男同志,这要是个女同志,夏天可能就穿不了裙子喽。” 提高业务水平,做最强的精神保障 2011年4月,刘西俊调到医务科,负责医务管理、教学工作的开展。除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外,刘西俊负责临沂市精神残疾的评定,办理证明之后,可以领到一定的补贴,入低保,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评定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不收取费用的。刘西俊说:“因为考虑到残疾人整个家庭的情况嘛,虽然钱不多,但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点帮扶吧。” 2015年开始,刘西俊开始负责临沂市精神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文简称“规培”)的工作。既是规培主任又是教学主任的刘西俊每天忙忙碌碌,从教学计划、目标、内容的制定管理到带教工作的开展,占了刘西俊一半的精力。 但是一想到“近几年,临沂市精神科专业的培训合格率基本能达到100%”,刘西俊满满的自豪感。 刘西俊跟记者说,他自己是个“急脾气”,总是对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发脾气”。但科室里的人却没有说他不好的,他们都说“别看刘科长对我们这么‘凶’,都是为了我们好”。刘西俊听到这话一直笑,“其实,这不光是为了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为了医院的发展,”刘西俊说,“甚至往大了说,我们的发展,关系到咱们临沂市的精神科临床业务水平啊,这样一想,我怎么能不‘凶’,不‘急’呢!” 刘西俊主任的这样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做咱们千万沂蒙人精神卫生的保障者。 |
我来说说() |
|
上一篇: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王晓枫:从“仇人”到后盾,“用心”服务是关键 |
下一篇:专访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临沂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唐宁:用情对人 用心做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