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志斌 通讯员 袁铭璐
包饺子、整理书包、制作拿手菜……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10月22日,2023年五莲县中小学生首届劳动技能暨“秀厨艺”大赛举行,来自全县35所中小学的435名选手参赛,大赛分手工制作和“秀厨艺”两处赛区,寓教于乐,为学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近年来,五莲县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多样化开设劳动特色课程
顶层设计,构建全链条。将劳动课设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台《五莲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三个层面出发,确保小初高3个学段、12个年级全覆盖,分年级、分路径、分场景制定重点清单81条,打造劳动教育全链条。
整合课程,畅通主渠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季节时令,将“散装”的劳动课重新整合,开发“茶颜悦色”茶文化、“小小农夫”农耕体验等课程50余门,形成“基础+特色”阶梯式劳动课程体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以学期为单位的系列课程,确保“备课有规划,期末有评价”,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多方联动,打出组合拳。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依托“家门口”特色资源,邀请烹饪、花卉园艺、剪纸等专业精英进校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实施生活德育“四个践行”,倡导每个家庭力行“秀厨艺”,每周全家人一起下厨房,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多渠道建设劳动实践基地
一方面,让学生走进自然。开辟“禾下乘凉”实践基地、“心悦”农场、“凤凰农科苑”等40余处劳动实践基地,实现“一校一基地”。师生齐动手,亲身体验掰玉米、种花生、采石榴、养殖孔雀、白鸽等农事,感受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全过程。将劳动教育纳入研学体系,建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绿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28处研学旅行基地。
另一方面,在食堂实现育人。印发《五莲县中小学校“推三进、融三知、促三全”食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学生深入食堂参与劳动实践,让食堂成为服务育人的“第二课堂”。小学段低年级学会摘菜、洗菜,简单食品制作,中高年级制作部分日常菜品主食,中学段制作拿手好菜等,形成梯次递进的食育文化体系。
多路径落实劳动教育工作
实施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构建指向学生素养提升、覆盖全程的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每生每年至少掌握2项劳动技能。建立多轨并行的教师评价机制,规范内容、形式、资源和评价等指标。
另一方面,激励导向。定期开展全县劳动技能大赛,做到全员全学段全覆盖,颁发团体奖和单项奖,并评选县级“劳动小能手”,全面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力求“每人一道拿手菜”,实现一生一特色。
五莲县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中小学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目前,全县35所学校共成立剪纸、扎染、手工制作、种植等社团150多个,开发1处省级研学基地、5处市级劳动教育基地,每所学校至少有1处校外劳动教育场所,4.9万余名学生人均掌握或熟悉1—2项基本劳动技能,真正让劳动教育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