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讯 “1996年,学校仅初中部一个级部就有16个班,每班50人,一个级部学生就有800人;2015年,全校连同小学部在内九个年级的学生全部加起来还不到700人,平均一个班不足30人。”
20年,学校学生数量萎缩至原规模的八分之一。这是发生在威海乳山市冯家镇中心学校的生源变化。据调查,像这样的现象,在乳山乃至全国农村学校已非个例。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乳山市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陆续转移到城镇。”乳山市教研中心主任孙希敏说, 正是乳山“空心村”骤增的窘境, 促使他们开始思考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班额小了,学生少了,面对这一新常态,抛给乳山教育的新命题也来了:原地走,还是寻找新路子?
2016年,乳山市抓住山东省启动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程的机遇,立足全市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乡镇学校低于30人的“自然小班”逐渐增多的实际,在准确预测未来“小班化”将成为教学新常态的基础上,决定率先在威海地区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
经过4个轮次的调研,乳山市制定了《推进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诸往、大孤山等9所乡镇学校作为首批试点。
此外,乳山投资4亿多元优化办学条件,对所有项目实行“代建制”,成立小班化教学研究室,专人专项下沉试点学校进行理论研究、考核评估;而试点学校的校长则直接担任小班化教学领导组长,全程负责小班化教学。
而小班化教学,是利用原有师资资源的基础上,把“小额”变成“小班”,倒逼教师改变原来传统的备课授课的流程方式、作业的设计等,从每个环节深挖教材,研究学生,把握学情,从而真正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2019年1月,乳山市进行了首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评估验收,组织专家诊断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前不久,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示范校评比成功举办。
在示范校评比中名列前茅的徐家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姜华强告诉记者,“小班化”教学改革给予家长们最大的“甜头”,就是孩子看得见的变化。
“真没想到,孩子一到乳山就享受到了小班化教学的福利,不仅在课堂上能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而且在课下还得到同学很多的帮助,很快就适应了学习节奏!自信有了,孩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今年9月,从河南转学到乳山市徐家镇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的家长高兴地说。
五年过去了,“关注每一个,幸福每一个,成就每一个”不仅成了乳山教育一面鲜明的旗帜,更成就了这里农村娃的“生命拔节”,铺就了他们的成才之路。
闪电新闻记者 崔丽霞 通讯员 李晓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