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作业改革公开透明合规。召开会议学习上级有关作业改革文件精神,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并达成共识:让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用作业改革触发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向家长公布作业内容及预设时间,请家长监督,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作业内容着眼学生发展。教师结合本年级学情及学科教学特色,对作业改革作深入讨论,要针对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精而准”地布置作业,做到重质不重量。关注学生的差异,不搞“一刀切”,调整必做与选做比例,设置基础性、操作性、探究性、自主性、拓展性的作业,杜绝无效、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
作业批改多渗透鼓励性点评。教师批改作业分析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恰当点评,活用赏识、关怀的评语,让学生通过评语看到老师关注的目光,让激励性评语成为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动力。
作业检查常态化。各学科建立电子作业库,教导处随机抽查和集中督查各班级的学生作业,加大作业检查力度,及时将作业监测、检查情况进行公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整改,推广优秀的作业改革成果。(于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