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晓波
足篮排“三大球”,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因此,“三大球”的振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本届省运会“三大球”竞技水平,正是一个体现我省“三大球”青训和后备人才强弱的风向标。
本届省运会“三大球”项目比赛传递着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参赛队伍、比赛场次、项目普及、整体竞技水平均创历史之最,尤其是潜力新星表现备受关注。后备人才辈出,为山东“三大球”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4日晚上是篮球项目决战。不论奖牌归属谁家,这次省运会各市篮球整体水平提升显著,已有10个市获篮球项目金牌,打破传统强队垄断的格局。各组别比赛竞争激烈、欣赏度高,有4个市创参赛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优秀苗子不断涌现,篮球项目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9月3日下午,省运会篮球比赛半决赛,省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鑫表达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期。
去年9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体育赛事将由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同组织。
实际上我省在竞赛杠杆的运用上,早已落下“先手棋”,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联赛,走在全国前列。从2011年开始,经省政府批准,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三家联合发起全省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从每年举办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的“五大联赛”到增加游泳等7个项目的全省大中小学体育联赛。
十年磨一剑。全省各大中小学校,通过县、市两级层层选拔,最终参加省级总决赛。我省逐步建立起大中小学一条龙的联赛体系,为实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探索。目前,省级大中小学生7个大项联赛已发展到713个小项的比赛,年参赛人数7千余人;市级联赛参赛人数达5万余人;县级联赛参赛规模达到20万人,“人人有专项,校校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氛围浓厚。联赛组织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省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和拓展赛事供给。省体育局鼓励、引导、支持省三大项目管理中心、市县两级体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积极举办适合青少年参加的以“三大球”为主题的各类竞赛,为青少年参与赛事、成才搭建平台。近年来,全省围绕“普及与提高”两大核心,组织开展了篮球赛、排球集训对抗赛和希望之星赛等,每年单项赛事近500场,社会组织及俱乐部举办赛事近3000场。从2019年起,省体育局还积极推动“一小时交通圈”竞赛改革试点工作,按照“组织方式灵活、经费使用高效、突出实战对抗、竞赛时间合理、训练竞赛衔接有序”的办赛思路,在足球、篮球、田径、跆拳道等4个项目进行了试点,当年参赛队伍覆盖了16所市级体校,74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了312场比赛。
“三大球”的发展和提升,我们一直在路上。省运会的竞赛成绩表明,我省大中小学生“七大联赛”以及“三大球”赛事的开展和组织更加成熟,构建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