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300天,在位于济南市文化东路山东师范大学校园角落一排不起眼的平房里,一只只白色精灵往来穿梭,清脆的乒乓声不绝于耳,年轻姑娘们挥汗如雨,对战正酣。
这排隐身校园角落的平房有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残疾人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从1997年建成起,便承担着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和山东残疾人乒乓球队的训练任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0多位残奥乒乓球世界冠军。眼下,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的9名女队员正在这里备战巴西残奥会,日复一日的跑操、打球、体能训练,姑娘们克服了数倍于常人的疼痛与挫折,只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让中国国歌在巴西残奥会上奏响,让五星红旗在里约上空飘扬。
从汶川地震到奥运赛场,“独腿女孩”在乒乓中重拾梦想
走进残疾人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从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总教练袁峰,到他带领的曾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的国家队队员,每一个人都心平气和,不时露出谦虚而腼腆的微笑。“多谈谈这个集体,谈谈我们的队员,他们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个个都是好样的。”袁峰动容地说。
下午2点半,队员们准时来到球馆集合训练,大众网记者也第一次见到了22岁的四川姑娘王睿。在上个月刚结束的2015国际乒联残疾人乒乓球亚锦赛上,王睿在女子站姿7级单打项目中夺冠,也因此获得了一张直通巴西里约残奥会的入场券。
“曾经对生活不抱什么希望了,是乒乓球让我重新鼓起了勇气。”7年前的汶川地震中,还是一名初中生的王睿永远失去了右腿,漫长的恢复阶段,她常常不愿意出门见人,也不怎么说话。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睿接触到了残疾人乒乓球运动,从此仿佛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我比别人学得晚,只有更努力练习,才能尽快赶上来。”由于右腿高位截瘫,王睿打球时必须佩戴假肢,高强度的训练常常令她的残肢磨破流血,尤其到了夏天,流血的伤口被汗水浸透,经常疼得两三天才能缓过来。
从2009年底到现在,6年来,王睿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借惊人的毅力连获残疾人乒乓球世锦赛、亚运会冠军,带着全新的人生梦想,一路奔向奥运会的赛场。
独臂奥运冠军与教练袁峰的“不解缘”:他是老师,更是家长
在乒乓球界,“独臂冠军”吕晓磊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参加过四届国际残疾人奥运会,书写下三金一银的辉煌战绩;如今,他既是山东政法学院的一名老师,也是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的助理教练,继续为他满心热爱的乒乓球运动奋斗着。
见到吕晓磊时,他正在训练基地与总教练袁峰讨论比赛事宜。提起奥运赛场上的累累战绩,吕晓磊腼腆地笑了,“我能走到今天,全是袁教练一点一点带起来的,没有袁教练就没有冠军吕晓磊。”7岁那年,吕晓磊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臂,身体的残缺并未阻止他在此后几年展现出的乒乓球天赋,自1994年起,吕晓磊接连在山东省、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奖牌。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结识了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人——残疾人乒乓球教练袁峰,为了方便训练,袁峰干脆把吕晓磊接到了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6年,直到吕晓磊考上大学,走向奥运赛场。
“他不仅仅是一名老师,一名教练,更像是我们的家长,是每一位队员的父亲。”谈到袁峰教练,吕晓磊由衷地感叹,袁教练教给大家的不仅是精湛的球技,还有对学业、工作、生活的指导,对人生方向的把握。如今,吕晓磊也成为了一名从事乒乓球教学工作的老师,褪去奥运冠军的光环,他的梦想很朴素,“把老师和助教的工作做好,努力一些,耐心一些,将来向我的老师袁峰一样,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乒乓球人才。”
免费向更多的残疾儿童敞开大门,培养乒乓球第二梯队
从担任残疾人乒乓球教练的第一天起,从场馆、设备到教课,袁峰为残疾人提供的一切培训都是免费的。转眼过去了近二十年,袁峰已经带过四届残奥会乒乓球国家队,与队员们一起收获了38块奥运金牌。对于这份令旁人啧啧称赞的荣誉,袁峰的态度很淡定,“队员们肯吃苦,花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才取得这份成绩,我能做的,就是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多帮一把。”
尽管已经培养出不少奥运冠军,袁峰却并未止步于此,他有更长远的打算。“培养一个乒乓球苗子,少说也得五六年才有可能挑战国际比赛。”袁峰说,面对乒乓球队员较长的培养周期,尽早发掘潜在资源、为国家乒乓球运动培养第二梯队,就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今年夏天,袁峰和吕晓磊等人组织了一场残疾人乒乓球夏令营,邀请济南市热爱乒乓运动的残疾儿童参加。这次夏令营过后,十几名颇有乒乓球天赋的残疾儿童脱颖而出,成为训练基地的“编外队员”,每天下午6点以后,袁峰和其他教练都会花一个多小时教这些孩子打乒乓球,所有课程和训练器材全部免费。这样一来,队员们训练结束就可以休息,教练就得连轴转,袁峰却把这看作“甜蜜的负担”,“残疾儿童的路本来就比普通人难走,趁我还能打球,就尽力多帮帮他们,既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也圆了这些孩子的乒乓梦,我心里高兴。”说这话时,已经有“小队员”三三两两地来到训练基地,袁峰望着他们小小的身影,眼中堆满了慈爱的笑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