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目前,已引进了中粮、京粮、印尼金光、美国ADM等企业……”听着天津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赵鲁的介绍,我脑海中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然而,走进其中的中粮码头,我却懵了:这里不仅干净整洁,而且人影稀疏、声息悄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油罐方阵。因为巨大而密集,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无法目测其数量,据介绍其储量为20多万吨。油罐旁边,上方是连接码头和筒仓的原料廊道,下方是5条连接油罐和码头的输油管道。
赵鲁说:“基地是前港后厂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不同种类的原料从货轮进入筒仓,在车间加工成食用油后,由油罐顺着各自的管道直接流向码头,分装上船,运往市场,省了很多中间环节。”“那手续怎么办?”“海关、海事、边检等相关单位都入驻基地现场办公。”
因为项目占地广阔(50万平方米),筒仓那头非目光所及,我们便沿着油道走向码头。顺着航道,5架吊车依次巍然耸立,若不是刻意抬头,人从下面穿行,根本就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实在太高大了。据说还有5架在码头的另一边,可那又超出了我们当时的视力范围。
赵鲁自豪地说:“粮油基地依托的是临港区自主疏浚而成的双向10万吨级深水航道,出入货轮的吨位在3万至8万之间,这些吊车当然得高大到与之相配。”果然,前方不远处一架吊车正在卸货,在货轮旁,吊车就显得大小适宜了。
我以为这么大的吊车作业,其声肯定震耳,没想到走到离它十几米的地方,也没听到什么声响。蓝蓝的海水波光粼粼,白色的轮船安静美丽,红色的吊车高大威武,恍惚间,我竟觉得自己置身于风景画中。幸而一阵风吹过,带来新榨豆油的香味,也带来五六条人影。一直未看到工作人员的记者赶紧大声招呼,原来他们是装卸工人。“船上装的是美国大豆,有5.9万吨,卸下来需要4天。”即便隔着栅栏不能靠太近,工人师傅说话的语调也很平缓。
赵鲁解释:“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粮油基地之一,不但能实现加工、仓储与运输的无缝对接,各种设备和配套设施也是一流的。”
码头上,货轮旁,记者并未看到有箱子之类的载体,大豆在吊车的帮助下通过廊道直接进入筒仓,难怪我们听不到卸货的声响。这就是先进技术的力量,让一个年通过能力达270万吨的码头及其工人如此安静从容。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