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今的交汇处、共鸣点,只是认识历史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得从传世文物、考古发现、文字材料中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正所谓:先求其同,后求其异。我们看到,一些学者从卷帙浩繁的典籍考证名物制度,一些从业人员试图用3D特效还原古代礼仪的全貌,佶屈聱牙的经典因此得以“翻译”,古代的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令我们不必回到商周,也不用沉溺于器物收藏,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因时变迁的制度和一以贯之的礼乐精神。借助研究者皓首穷经,普通人虽然不可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可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如此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就更容易理解。相比前几年陆续走红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通过厚重大片让岁月化作徐徐展开的恢弘长卷,《如果国宝会说话》那一个个逼入眼帘的小视频只不过是风霜历史的惊鸿一瞥。100件文物,100个故事,100种表达,在5分钟里闪转腾挪出多样的视听感受,既摸准了观众的需求,也适应了互联网传播的趋势。所以,与其说是“说话”,不如说是“对话”,和秦汉唐宋来一次深度互动,为我们感知历史打开一扇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