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推动经济发展。20年前,柳疃镇还流传着“太平集,不太平”的说法,而太平集村如今已成了让周边村羡慕的富裕村。“从村集体年收入不足4万元,到如今已突破40万元。”徐相涛说,在党员干部身先示范下,成功打造了“党支部+项目”致富联合体,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到工厂打工,全村有110多户在昌邑市区购买了楼房。从实践效果看,红色文化村史馆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基层支部阵地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参观村史馆,众多参观者深受感染
随后,记者来到昌邑市龙池镇瓦东村的红色文化村史馆,几名年轻人耐心地观看着展示出的革命烈士事迹,深深地被红色文化所感染。
跟随着参观者,记者走进这座红色文化村史馆,大厅里以展板和实物展出了发生在该村的红色文化历史,悬挂着从村里走出的革命先烈事迹图片。从展出的信息不难看出,在抗日战争时期,瓦东村人不畏强敌,勇往直前,成为红色革命的一块阵地。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出现了20名党员,其中11人成为烈士。
“早在2015年,我就有建设红色文化馆的想法,直到去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这个想法才变为现实。”该村党支部书记赵中伟说,通过建设红色文化村史馆,传承了红色文化,为村民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留住了乡愁,留住了记忆,让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同时激励后人奋勇拼搏。
“红色文化村史馆建成后,不仅本村人前来参观学习这段历史,外地人也纷纷前来参观,宣传了乡村的红色文化。”赵中伟说。
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200个村史馆
昌邑市充分发挥农村红色资源优势,围绕“传承红色历史,汲取前进力量”,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村史馆,为实现“治理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昌邑市已建成19个红色文化村史馆,有23个正在规划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200个左右
昌邑市将打造红色文化村史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红色与美丽互彰,史馆与乡村相融”,是昌邑市打造红色文化村史馆遵循的基本原则。红色文化村史馆的打造必须与乡村文化建设、过硬支部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体规划、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村史馆建设的价值,汇聚更大发展力量。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