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文史频道 > 正文
   

肥城文化软实力成发展硬支撑

2015-11-15 09:23:30  |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 宋 杰 李胜男

  君子文化浸润校园、社区,桃木雕刻古老技艺重现往日辉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如火如荼……肥城的文化优势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
  近年来,文化在肥城闪耀出的光辉更加灿烂夺目: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称号;2014年被文化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今年连续荣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
  肥城市委书记张成伟说:“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我们将文化的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抓手,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强机构、聚合力:
吹响文化建设“集结号”
  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发展,肥城首先强机构、聚合力——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协调促进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政协主席任常务副主任。文促委下设文化事业、书画艺术等10个组,分别由10名市级领导干部任组长,文化建设工作分类推进。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靠文化。如果不靠政府推动,不靠社会文化体系带动,文化必然是一个缺项。”张成伟说,“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老百姓也对文化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去年以来,肥城将“建设文化强市”融入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及科学发展总体布局中,做到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部署、同步推进、通项考核。
  肥城是史圣左丘明故里,还是商圣范蠡的隐居地,整合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肥城项目化运作、实事化推进文化建设。该市投资4.13亿元在黄金地段规划建设了地标性建筑文化中心,相继建成了肥城书画艺术馆、张华清李华英美术馆、左丘明文化研究院等一批重要文化场馆,百信广场、范蠡公园、康王河公园、白云山公园等文化广场遍布城区,镇街建设“尼山书院·国学讲堂”12个。
  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指挥的陆房突围站就发生在肥城。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肥城投资1.1亿元建成了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9月18日开馆运营,成为一个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陆房烈士陵园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文化惠民:
群众从“看客”变“主角”
  文化惠民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常绪扩表示,我们不断提高文化惠民的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内涵。 
  位于肥城市文广大厦的市文化馆,常年在这里活动的市民达到2500人次。58岁的文化志愿者于庆玲说:“来这学习的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不求别的,只求发挥我们的余热,增加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这些文化志愿者还在农闲时到基层教农民跳广场舞。目前,肥城每个村都有宣传队,文化志愿者发展到2500多人,带动发展起文化带头人6000多人、文艺团队600多支。”肥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淑贞说。
  在安站镇陈楼村北的文体小广场上,20余名村民踏着节拍跳起轻快的广场舞。“大家都爱来跳跳舞,市里镇里的文艺演出隔几天就来一场,农闲时候可热闹了!”照顾孙子的刘大娘高兴地说。
  现在,肥城15个镇街区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文体小广场、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实现村村全覆盖。依托文体小广场,肥城市已形成“15—20分钟”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送文化”变为“种文化”,群众从“看客”变为“主角”。连续4年举办“百姓大舞台”——农民文化节,每年开展活动700多场次,8000多人次参与演出。
文化产业勃发: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留住乡愁,让传统村落保护“活”起来
下一篇:沂蒙香荷包 鲁东南的独特艺术风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