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之时的沂源县,桃花、杏花、樱桃花绽放于大山之中,是浪漫,更是农民一年的好收成。
“就这么定好了,那咱们周末见。”3月16日下午2点,燕崖镇计宝峪村新建的接待室内,副镇长李艳娇接下了当天两个研学团周末的预订。正是踏青赏花时,计宝峪村整村打造的文旅产业迎来客流高峰。
素有“山东屋脊”之称的沂源拥有先天的自然种植条件,较大的昼夜温差和丰富的水土资源,让这里的山果更加脆甜可口,农民70%的收入来自于果业种植。而近年来,沂源县在果业经济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文旅产业,围绕绿色沂源、富民乐民,发展全域生态旅游,通过整合林果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融合出圈 “石匠书记”变身“金牌导游”
春日暖阳下,一路花香指引,沿着蜿蜒的“彩虹”大道,到达计宝峪村。
“咱们去年11月份,由镇上牵头投资打造的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办公楼、研学基地都是这次刚刚建好的,村里的旅游项目也越来越成熟了,乡村游这碗饭端得更稳了。”一个月前,燕崖镇启动了“乡村好时节 魅力燕崖行”活动,仅周末两天,计宝峪村就接待了1300多名游客,此后,源源不断的游客让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成文更加忙碌。
曾经计宝峪村像大多数山村一样,缺乏产业,村民靠天吃饭。2000年,伴随乡村旅游的热度,拥有丰富山水资源的计宝峪渐渐有了来“看山景”的人,村里也有人做起了农家乐。“都是单打独斗,形不成气候,还是得想办法用起来,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2017年,泥瓦匠出身的冯成文当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发挥自己的特长,拿起铁锤、铁镐,带领村民凿石开路,改变村里基础设施差的状况,因此他也被乡亲们称为“石匠书记”。
此后,计宝峪村以“整建制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目标定位,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全村资源,流转土地,陆续建设了星空营地、共享厨房、共享菜园、无动力乐园等,打造出匠心工坊、石榴小院等主题院落,并穿插“农耕文化街、民国风情街、清廉教育街”等特色街巷,开发自然、人文、历史等10余条精品研学线路,研发木梳、艾条等10余种特色手工体验项目和30余种团建体验项目,成功地打响了计宝峪的知名度,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忙种果树,农闲摊煎饼,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手头也宽裕了不少。”今年58岁的村民王文红,过去主要靠果树收入,如今她在煎饼坊摊煎饼,一天能够卖出100多斤。
绣娘社里,手工编织的捧花、精心绣制的荷包、用心创作的手工艺摆件深受游客的欢迎;传统冰糖葫芦,一天就能卖出2000多元的收入;当地特色炒茶外加干果,特色的“围炉夜话”,大大增加了人流量……
如今,计宝峪村将剩余劳动力充分调动,投入到乡村旅游中,“石匠书记”冯成文也摇身一变,成为了“金牌导游”。
融合发展 打造吃住玩一体文旅综合项目
漫步在计宝峪村,石墙、石屋、石路里尽是古村气息,随处可见的多彩墙绘是颜值颇高的山村新貌。
计宝峪村旅游业的成功是沂源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7月,燕崖镇成立了沂源燕樱文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全镇33个村开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指导各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我们主要是突出各村在游玩吃住行中的特点,进行着重打造,形成‘环统、线串、区带、点发力’的发展思路。”李艳娇说,目前,包括计宝峪村在内的朱家户片区内12个村,共同成立了“十里八乡党建共同体”启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将村庄旅游建设赋予文化名片,打造了“峪尚山舍·桑家峪”“峪享美食·朱家户”“峪见童年·计宝峪”“峪上田园·上龙巷”等多个特色村。去年,朱家户、计宝峪联合创成国家AAA级景区,朱家户村被评为四星级“5+N”基础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计宝峪村被评为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入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燕崖镇入选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
无独有偶,在南麻镇侯家官庄村,通过强村贷等筹措资金150万元,整体规划设计了包含戏楼、特色农家乐等文旅融合综合体。同时,结合村中3000多亩的林果种植,以及丰富的山景石绘资源,新上智慧果园等项目,打造集采摘、美食、美景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建设。
山高水长、和美康养,春赏花、夏戏水、秋收获、冬看雪……现在,沂源县已经构建起了“四季游”发展格局。
“双沿”提质 为文旅产业加码
在悦庄镇下龙巷村,风格统一的民居,整齐干净的街巷,无不透出村庄发展得红火。下龙巷村书记董军说,随着沂源县沿河、沿主干线发展的思路确立后,紧邻沂河的下龙巷有了沿河景观路,更打通了村庄旅游。“我们实施‘山、水、田、庄、路’改造提升工程,即美化‘山’景色,山体栽植连翘、黄栌等景观植物,沿路绿化带栽种格桑花等连片花海,打造沂河头至下龙巷特色景观带。激活‘水’经济,拓展沙滩、露营基地,通过灯光秀、露天影院等业态丰富下龙巷夜经济,打造观星野营、游河戏水的乡村旅游休闲地。”
有山有水,更要有产业。去年,下龙巷村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利用一处废弃矿坑,建起了70亩地的18个樱桃大棚。其中,建设4个智能控温大棚,通过温度调节,使樱桃春节前上市,每斤能够卖到300元。“今年第一年挂果,每个智能棚也有30万元的收入。明年,产量增加,村集体将增收400万元。”董军说。
此外,下龙巷村还规划建设葡萄、樱桃精品采摘园3处,发展“农业+”复合型产业,并对村庄的风格风貌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建设高端山景民宿,配套设计粉黛草等特色网红打卡景点,举办环河骑行、跑步等体育赛事,彻底激活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表示:“今年,沂源将持续沿河、沿主干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省农发集团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的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为带动,主攻项目化、品牌化、标准化、园区化、集成化、市场化方向,突出全域、产业、持续、特色、平台、生态‘六个关键’,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源特色板块,全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一个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全域乡村振兴的沂源正大踏步走来。
(全媒体记者侯林 冯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