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凌晨5点,60岁的黄泥巷村村民宋金敏就上山了。山上的黄金梨和毛桃熟了,她得把果子摘下卖了,顺便喂喂养在山里的鸡。上午十点半,宋金敏和村里几个老姐妹,准时来到黄泥巷村九龙溪边的桥头上卖山货。
宋金敏(左)摆摊卖山果,游客先尝再买
“一个钟头不到卖了44块钱,正常一天能卖个一二百块钱;老头子开面包车拉着果子和菜到胶南赶集,这一趟怎么也得卖个四五百块钱。”宋金敏说。
从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往西行5公里,绕过睡牛山就到了黄泥巷村。这个村三面环山,地处山沟,西高东低,状似巷道,遇雨天道路就黄泥遍地,故名黄泥巷。“别看现在的九龙溪溪水清澈,原先流下来的九龙溪可是像黄泥汤一般。”宋金敏说,“过去山里没好路,山里的果子只能肩挑人扛才能勉强运出去,上好的樱桃四五块钱一斤都没人要。”
随着进山入村到户的公路逐渐修通,穷山村终于看到了致富希望。2019年,铁山街道紧抓乡村振兴机遇,将铁橛山、月季山、睡牛山三山环抱的上沟、墩上、黄泥巷等8个村进行一体规划,按照“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的理念打造了杨家山里片区。“片区以上沟、墩上、黄泥巷三村为核心区,主打‘原山原水原生态、原汁原味原生活’,创新‘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旅发展新模式。”铁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国伟说。
黄泥巷九龙溪
顺着宋金敏的水果摊往东十米,就是王黎沙开的“老区农家”餐馆,这是黄泥巷村第一家农家乐。2010年,22岁的王黎沙嫁到黄泥巷村,当时上山的游人还不多。2011年,瞅准机会的王黎沙开起了农家乐。“刚开始一天也就做一两桌菜,有时候天气不好,一两天都开不了张。”随着硬化公路修进村以及九龙溪水由浑变清,王黎沙家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每天40多桌基本都满桌,有时候客人不提前预订都排不上号。”王黎沙说。全家八九口人都来帮忙,还是常常有些忙不过来。“一年靠农家乐能挣四五十万块钱,不仅买了车,还在市里买了楼。”王黎沙说。
“村里除发展了几家农家乐外,还与企业合作建了几处民宿,并参与了杨家山里片区的乡村旅游项目。”铁山街道杨家山里片区项目办公室朱芝丽说。现在,借助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整体带动,来黄泥巷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光局限于青岛的游客,天南海北的都有,村前垃圾坑改建的停车场天天没空位。”
8日中午,还在桥边守着的宋金敏催促刚赶集回家的老伴尽快上山,“估摸着鸡得下蛋了,赶紧捡捡明天卖了。”早上十点多下山,下午三点多收摊,现在宋金敏摆摊卖山货像上班一样准点。
文/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视频/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戎宁 见习记者 周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