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店村千年银杏树
|
■ 地名故事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本报通讯员 高利平
大店村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东北部,东邻大沽河,西邻胶莱河,在唐、五代时期即是北方的重要港口,名陈村海口。据《胶州志》载:金元时期为陈村镇,后随着海岸线的南移,海运作用逐渐消失。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休整军马,得名“存军店”。
唐王东征赐村名
初秋时分,阳光退去了几分炙热,却愈发刺眼。临近中午,大店村村北的盛世苑文化广场上,休闲娱乐的村民已经散去,唐太宗李世民骑马东征的雕塑矗立在花岗岩广场中间,显得格外威武。
大店村75岁的老支书姜善堂告诉记者,大店村历史文化悠久,相传村庄始建于唐朝,是古时屯兵驻军之所。在唐、五代时期,大店村就是北方的重要港口,名陈村海口。
而之所以在村文化广场上树立李世民的雕塑,则是因民间传说,大店村曾是唐王李世民东征的驻兵之地。“我们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传说,说李世民东征途经这里的时候,看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休憩整顿的合适之地,就下令安营扎寨,驻兵于此。兵马休整完毕,体力恢复之后,李世民下令由此出征。出征之前,赐村名‘存军店’。”
在老百姓的口中,唐王东征的故事更具神秘色彩。据传,村里人当时为将士们提供饭食,决定给他们做饺子。但当时村里比较穷,找不到下饺子的锅,就用马槽下饺子。可没想到饺子煮熟之后,取之不尽,全军将士都吃上了饺子。
尽管只是传说,但村里的许多地名却都与唐王东征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在村西北处有一处平地,传说是将军们集聚议事之地,被老百姓称为将军台;在村西有一河湾,兵将曾牵马在那里饮水,因此被称为饮马湾;村中还曾有一棵老枣树,据说,大唐将士曾将铠甲挂在树上,就被称为挂甲枣,可惜上世纪50年代,这棵枣树枯萎而亡。
据道光之年岁次辛已《姜氏族谱》载:明成祖时,姜姓人从云南移民至胶州南乡孝源,因土地贫瘠,生计困难,被迫迁居胶北宅科地,搭棚而居,后与马、孟、李等姓组成村庄,称为陈村店。但当地老百姓更习惯称其为“存军店”。新中国成立后,陈村店正式改名为“大店”。
明清以来,大店姜姓迅速繁衍,其分支又迁至河西店村、北堤子村,至民国年间,姜姓成为这些村庄的主姓之一。据《姜氏族谱》载:姜氏家族尚文习武、勤奋好学。清代中叶,开设多处私塾学堂,比较有名的私塾有“南学屋”和“北学屋”,培养子弟攻读诗书。据记载,大店村曾考中秀才49名,出现“一门三进士”盛况。
太平古寺存三奇
自隋唐以来,大店村村民在村东沽河西岸兴建寺宇房舍,供奉佛爷、观音、寿姑等虔诚朝拜,逐渐形成了以“求子、祝寿、祈福、保太平”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民俗文化。太平寺寺名也为李世民所赐。
据姜善堂介绍,太平寺包括主殿、娘娘庙、寿姑庙、关帝庙、钟楼等建筑,寺内庙宇宏伟,殿堂布局别致,坐北向南,大门之上有一匾额上书“太平寺”,殿内名梁画栋,龙缠坚柱,庄严肃穆,中堂匾书有“天下太平”四字,如来佛祖望北向南端坐正中,屏后为倒坐观音像,像前即为佛殿后门,门两侧曾贴有:“问观音为何倒坐 恨众生不肯回头”的对联。大殿两端是十八罗汉。
大殿之东有麦姑庙,西为送生娘娘庙,庙前有古老牡丹一株,枝高米许,笼罩面约3米。每年三月间,绿叶成荫时,则蓓蕾满枝,含苞怒放,花大如盘,芬芳四溢,可惜长年无人管理,1950年左右终凋零枯萎。据世代相传,该牡丹树曾为崂山道人移去,三年不开花,后经索回,仍栽于原处,当年则花开满枝,人见无不称奇。
大殿后院西北隅有关帝庙,东为禅堂,其西间窗外,有古老苍松一株,传说有七种不同的叶片,实为奇观。曾有人为两树一松作诗云:“白果笼门双凤舞,苍松护一龙盘。”至上世纪50年代,庙宇全部拆除,70年代苍老奇松枯萎凋零。
而在大殿之前,还留有两棵1300年树龄的银杏树,相传正是唐王东征之时,将士们在寺庙内亲手种下,以此为记,待东征结束之后进一步加封村庄。东征结束后,唐王军队未经此处,但两棵银杏树存活至今。
记者来到太平寺遗址,寺庙正在修复施工,无法观瞻。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合抱成团,相依相扶,枝繁叶茂。据介绍,银杏树每棵树围近6米,树高近19米,总树冠400多平方米,两树并肩生长,高矮粗细,全无两样,村里人称之为姊妹树。
“怪就怪在两棵树树桠上各寄生一树,东树生桑,西树生槐,直径分别长至15厘米和10厘米,被称为一大奇观。”姜善堂解释,究其原因,不外乎树大年久,树杈上所积尘土足以生长它树,而风和鸟又从中作媒,树生树,杈生杈,实属奇观。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棵树已被省园林部门认定为一级“古树名木”,进行重点保护。银杏树也被视为大店村的“镇村之宝”,庇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银杏、苍松、牡丹被称为大店三奇,有不少文人雅士曾赋诗赞美,可惜诗早已失传,无籍可考。”姜善堂说。
作为村中最重要的宗教场所,太平寺被历代大店村民不断修葺。据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介绍,小时候,父母带着他上香时,寺庙各处还完善无缺。解放前夕,陆续拆庙扩校,到1956年,村中尚存一座麦姑小庙,一门两窗,是当时教师的伙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