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鲁生调研鄄城土布。
|
编者按 礼乐泽被,斯文在兹。优秀齐鲁文化底蕴厚重,滋养深远,山东文化人才灿若星辰,名家辈出。当代文化才俊不让往哲前贤,万取一收,了然有通达之识,择善而为,卓然成一家之言。为贯彻落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加大我省宣传文化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宣传力度,即日起在大众日报《大众文化》周刊推出“文化名家”专栏,对我省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齐鲁文化名家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些文化名家的先进事迹、突出业绩和重要贡献,以及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本报通讯员 殷 波
本报记者 于国鹏
◆ 个人介绍 潘鲁生,汉族,1962年生,艺术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系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央联系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艺术学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
见到潘鲁生时,他刚从课题调研一线回来,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课题组正在全国9个代表性省份展开摸底调研。据了解,这个课题填补了山东省在艺术学国家重大项目上的立项空白,如潘鲁生所说,“希望从文化角度把脉城镇化发展,在社会文化转型阶段,找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之路。”
守护民间文化
潘鲁生说,他研究民间艺术的大背景是在“85艺术新潮”。之前国内美术界的大门是相对封闭的,一夜之间,西方艺术的题材、样式、语言和表现扑面而来。“在这个东西方文化冲击的过程中,我在想,中国文化为什么不能具有自己的当代表达?”这期间,潘鲁生被借调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美术史》编辑部当资料员。渐渐地,研究民间艺术成了他欲罢不能的主业。
他于1986年将民间美术引入大学课程,在1988年筹建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将民艺引入文化教育机制。1996年,完成艺术学博士论文《民艺学论纲》,奠定了我国民艺学学科建设的基础。1997年,提出了“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命题,呼吁从生态学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2004年,提出以手艺传承为主题的“农村文化产业”概念,深入乡村进行调研并开展设计转化服务。2010年,提出建立中国手艺学,展开文献梳理和一线调研,并结合城镇化发展研究手艺生存与发展问题。2012年,提出发掘儒家文化资源开展设计转化,实施“设计新六艺计划”,推进中国设计发展。201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就“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开展全国普查调研。
从八十年代走进田野调研民艺开始,在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领域默默坚守了三十多年。他行走在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一线,记录工艺流程,整理口述档案,留存影像资料,梳理手艺图谱,走访了近30个省市、300多个村落,抢救整理民间美术手工技艺120余项,形成了150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和16万幅图片记录,收藏民艺实物万余件。
他致力于民艺理论研究,努力建构中国民艺学的理论架构,提出中国“手艺学”体系,先后出版了《民艺学论纲》、《民间文化生态调查》、《中国民俗剪纸》、《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中国民艺风采录》、《手艺农村》、《匠心独运》、《设计论》、《民艺与设计》等一系列专著,填补了一系列理论空白。
传承教育文脉
此时正是一年毕业季,今年的工艺美院毕业生里不乏在德国红点设计大赛获奖的佼佼者,作为校长,潘鲁生尤其欣慰。他说:“设计首先是文化的表达,我们应把发展‘中国设计’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设计领域实现民族文化的再生、复兴和发展。”
为此,他坚持在设计教育中传承文脉,把民艺情怀融入国民教育,不仅把民艺带入大学课堂,而且积极推动公益教育,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将收藏与学术研究成果常年向公众开放。他推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转化的教学、科研与创作,一系列作品产生广泛共鸣,世博会山东馆设计的创新成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潘鲁生认为“高等教育不能和社会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的路子必须坚持”。全面梳理山东文化,他提出了设计“新六艺”计划,这是一个融资源整合、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设计养成计划,并且建立起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生活空间的衔接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