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治国济世莫不以农村、农民为重。因此,让农村留得住人,让农业吸引人,需要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农民的现代化。
过去,千亩土地按照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方式,通常需要全村数百户农户共同参与。而如今,在莘县的一些村庄或种植基地里,这个数字缩减为几十人甚至更少。随数字改变的,还有农民在人们心中的既有印象。“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莘县农业局局长陈东存说,近年来,莘县着力培育一批生产能力强、经营模式优、管理水平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正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广袤田野,也是新职场
“我感觉我们的生活比城里人一点也不差,我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希望了。”在张鲁镇于楼村于新江的大棚内,莘县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的农艺师正在对瓜苗的长势进行技术指导与田间授课。于新江种植大棚多年,大棚内土壤盐渍化严重,成为了种植的一大难题。今年,他参加了莘县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利用生物解盐菌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产量能够提高三分之一。
在莘县,像于新江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规模正不断扩大。莘县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重点实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通过经营主体带头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他们大力推广运用新理念新技术,积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主动对接小农户,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的突出亮点。
职业农民,“门槛”不低
莘县有1000多个行政村,农业从业者多达几十万人,怎样才算是新型职业农民?莘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是:“‘职业农民必须要经各类培训和考试,才能‘持证上岗’。”
莘县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和11家市级实训基地的作用,确定莘县鑫海缘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家公司为学员“田间课堂”教学基地,根据培养目标和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并举,灵活采取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2018年,莘县共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企业负责人460人,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40人。“结业后,我学到了很多新技术,同时,肩上也多了一个新担子,不光要自己掌握新技术,也要带动大家一起使用新技术。”俎店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任佑亭参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后深有感触。
改变的力量,就在乡村
“乡村振兴不但需要资金,实际推动过程中还缺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陈东存说。
近几年,“逃离北上广”曾引起广泛的思考和讨论,如今“归园田居”已经成为人才的新选择。近年来,莘县实施农业科技展翅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助推器”的作用,成立莘县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与中国工程院方智远、吴明珠院士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依托,培育653户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2处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00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00人,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冬春农业科技培训等5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过去种田,靠天吃饭,现在种田有保险。农民这个职业,越来越有奔头!”在莘县乡村,新型职业农民正带着乐观向上的姿态,在新时代里大步迈进。(记者 于伯平 通讯员 马协乐 王春燕 栗瑾)
|